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023-08-22 19:45:35  来源:人民论坛网

学习班

【本期金句】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8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本期领学人】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田玉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必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同步推进。

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绿水青山代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经济发展成果。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资源、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而且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深切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实际诉求,注重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传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一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既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也要发挥家庭教育的渗透作用,还要发挥社会教育的熏陶功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格局,在全社会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要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推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创新传播手段,各种媒体要设立专栏,打造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推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与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清洁美丽世界建设之路。三要强化实践养成。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四要抓住重点群体。首先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其带头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同时要抓住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聚焦其“三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深入内心,又外化于行。

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法治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美丽中国画卷,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及时修订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以制度形式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着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制度配套,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和制度执行能力,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更好发挥生态文明制度聚势赋能作用。要强化生态环境立法,制定修订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全面强化、统筹适用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进一步增强法律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威慑力;统筹各领域资源,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