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8月10日电(记者栗雅婷)临近午夜,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陆街村,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的村民都已转移,只有“种粮大户”刘金月的粮仓前还有车灯闪烁。装载机将最后一斗粮食倒入运输车货箱,激起阵阵尘土,看着运输车满载开走,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太不容易了!”陆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译夫情不自禁地说。居住在蓄滞洪区的村民和近1000吨粮食在8月3日全部转移完毕后,29岁的张译夫很欣慰,“我们不仅守护了村民们的安全,也守住了他们的心血。”
装载机在刘金月的粮仓里装载粮食。(受访者供图)
受7月28日以来强降雨过程影响,海河流域先后有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天津迅速调集各方力量,启用东淀蓄滞洪区,陆街村所属部分区域就在东淀蓄滞洪区内。
7月31日,张译夫接到通知,要在8月3日完成所有东淀蓄滞洪区内人员和财产的转移安置工作,她和其他村干部迅速行动,协助村民们进行转移。
今年60岁的刘金月听到要让大家搬走,皱着眉直摇头:“我走了,粮仓里的粮食可怎么办?”
刘金月拉着张译夫去自己的粮仓,“90后”的张译夫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金灿灿的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小山包”在仓库里绵延。
“这么多粮食,那都是农民们的血汗啊!”张译夫下定决心,除了保证人员全部安全转移,还要帮村民把粮食尽量转移走,“一粒麦子都不能浪费”。
装载机在往运输车上装载粮食。(受访者供图)
找运输车辆,联系仓库,搬运农机器械……时间紧,任务重,随着大清河等河流水位快速上涨,一场抢救粮食的“生死时速”正式上演。
8月1日凌晨4点,10辆运输车和2辆装载机开进了陆街村。到了8月2日,村里需要转移的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但还有近800吨小麦和20吨用于喂养牲畜的棒渣子没有运出去。
这可急坏了张译夫,8月3日一大早,她就来到刘金月的粮仓紧盯运输进度。10辆运输车进进出出,但不知为什么,下午3点,运输速度突然慢了下来。
“前面的路堵了!有车正在运集装箱。”返回的司机说。
“先紧着运输粮食的车辆!”杨柳青镇武装部部长赵金月在现场协调指挥,第一时间让运粮车顺利通过。“这些粮食是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被洪水泡了太可惜。”
张译夫(右二)在防汛检查。(受访者供图)
这些都被刘金月看在眼里:“镇干部和村干部们从早到晚一直陪着我们,遇到困难就帮我们解决,我心里真的很感动。”
3日深夜,随着最后一车粮食安全运离,也让张译夫暂时松了口气。这次抢救粮食的“生死时速”,直接为农民避免了超过300万元的损失。
据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勇介绍,天津东淀蓄滞洪区的3万余名群众在洪水到来前全部完成安置转移。加上此前永定河泛区、大黄堡蓄滞洪区的转移人员,此轮洪水经过,天津已安置转移8万余名群众。
洪水最终还是涌入了刘金月的粮仓和陆街村的田地、果园,刘金月说:“损失肯定还是有的,但我们已经尽力了。只要人没事,未来就有希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