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和美乡村,留住乡风乡韵乡愁(话说新农村)

2023-08-11 10:03: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去浙江采访“千万工程”,一个个景美、民富、人和的现代化乡村,让笔者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一路下来,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绍兴市鉴湖街道坡塘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山村,没有奇山异水,一度还是个“后进村”,如今却成了“乡村振兴先行村”。村党委书记罗国海道出发生巨变的秘诀:“我们在乡村建设中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农文旅融合发展,蹚出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新路。”

  漫步村里,笔者对罗国海的话有了更深的体悟。一处村居外墙玻璃橱窗内,陈列着一杆旧秤,取名“百姓心里有杆秤”,成了游客打卡点,一个个这样的“微改造”“精提升”让村子韵味十足。旧手扶拖拉机、破蓑衣草帽、废柴垛摆放路旁,扫下二维码可看劳作场景,体味田园生活。曾经的老印染厂、老茶厂改建成博物馆、艺术馆,留住了村子的文化根脉,吸引八方来客寻找乡愁。

  乡村如何成为亿万农民的幸福家园?村庄如何吸引人气、焕发活力?坡塘村的发展实践,给各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启示。

  和美乡村建设要打造风味独具的乡韵,拒绝“千村一面”。一座小桥、一塘春水、一种传统手艺或特色小吃,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独特的符号,要保护好这些特色元素。乡村建设中,既不能照搬城市套路或者“以洋代土”,把村庄建得不伦不类;也不能统一模式搞“千村一面”,而是要统筹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与自然环境融合,体现风土人情特色,精心打造一村一韵。

  和美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愁,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离不开拆旧建新,但不能大拆大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乡村鲜明的标识,也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乡村建设要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尽量保留山水原生态,保护好传统村落街巷,守护好老屋古树,留住乡愁乡情的寄托。

  和美乡村建设要涵养淳朴向上的乡风,不能“有形无神”。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重视地方戏曲、古法手艺、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发扬好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邻里关系、乡风民俗。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文明家庭评选、道德积分评比等活动,积极培育遵纪守法、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提振广大农民的精气神。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征程上,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