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左)和法国博主乐盖曦观赏口弦。马铭言 摄
8月5日,“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嘉宾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外国博主、留学生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艺,学习其弹奏技巧。
撒拉族口弦是流传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民众中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长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用红铜或铝打成细窄马蹄形状,中间放一根黄铜丝,尖端弯曲,小巧玲珑,是中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之一。演奏时需噙含在口腔内,用舌尖拨弄簧片或手指弹拨,簧片在口腔内振动发声,声音清脆动听。
2013年,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艺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右)拍摄口弦制作过程。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展示雕刻有精美花纹的口弦。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尝试弹奏口弦。马铭言 摄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伊朗博主普雅(右)讲解口弦弹奏技巧。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左)、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中)、法国博主乐盖曦(右)学习口弦弹奏。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左二)、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右二)、法国博主乐盖曦(右一)聆听非遗传承人口弦弹奏。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左一)、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左二)、法国博主乐盖曦(右二)学习口弦弹奏。马铭言 摄
图为伊朗博主普雅(左)、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中)、法国博主乐盖曦(右)学习口弦弹奏。马铭言 摄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