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2023-08-04 16:51:26  来源:光明网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来源:光明网2023-08-04 12:39

  当我们用大运会的视角看见成都,一座“运”镜里的公园城市映入眼帘,饱含热情,也成就梦想。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运动健儿在成都同台竞技、沟通交流的同时,一场公园城市里的文化盛会同步开展。

  在桂溪生态公园东区,成都大运会公园文化活动正持续进行。活动将持续至8月8日,与大运赛事同频共振,让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公园中融入大运气氛,感受文化与运动的共同脉搏,迎接自己的“高光时刻”。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体育融入日常,全民共享大运

  这个夏天,运动成为城市的主旋律。7月26日晚,成都大运会公园文化活动在桂溪生态公园东区拉开序幕。活动设置“大运文化区”“赛事打卡区”“节目演艺区”三大专区,营造了一场可听、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丰富文化体验。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沉浸式”感受“赛事打卡区”,现场体验了射箭和篮球竞技赛项。他表示,这一活动非常棒,对于展现中国文化非常重要,让人们了解到中国智慧与悠久历史。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成都为筹备大运会建造了许多便民体育设施,让所有市民都能共享这场赛事。

  国际大体联总干事保罗·费雷拉表示,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每个人都非常友好,非常热情,“我很喜欢这个活动,也希望大运会可以为成都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希望我们可以在成都成就梦想。”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在桂溪生态公园,不仅可以体验家门口的运动会,还能得到专业运动员的指导,感受体育融入城市日常,融入生活美学。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运动与文化碰撞,精彩未完待续

  盛夏未央,精彩继续。当运动健儿在赛场奋力拼搏时,桂溪生态公园东区的“趣味运动会”同步举行。现场,市民与游客们纷纷体验射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运会赛事项目。“在公园里感受大运会,感觉很新奇,也很有意义”,市民刘先生专程带着儿子一起前来。

  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国外大运选手参与,在公园里畅玩,感受自然风光与人文之美,还不忘用新学的四川话点赞一声,“成都巴适!”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音乐与体育一样,都是无需翻译的“国际通用语言”。在“节目演艺区”,“活力成都”“千年天府”等一系列主题展演装饰了“美丽夜成都”。8月3日至8月8日19:00-20:00,“乐动成都”音乐主题活动将唱响公园城市。知名音乐人演唱各国经典歌曲,让音乐与世界文化互通互融。民乐团演奏中国传统曲目,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传统与现代的传承。还有独具特色的大运歌曲,唱出青年的蓬勃朝气。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蓉宝太乖了,跟‘花花’一样可爱”, 在“大运文化区”,小朋友们被呆萌“蓉宝”吸粉,在琳琅满目的大运特许商品中流连忘返,还通过“低碳魔方”体验绿色低碳生活,骑上动力单车为成都大运会助威。一系列缤纷活动点亮夏天,在运动与文化的交织中,成都的精彩正在继续。

  成都成就梦想,共赴青春之约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大运会公园文化活动整体设计以红色、明黄色、翠绿色和蓝色四个颜色为底色,与成都大运会会徽颜色呼应,“多巴胺配色”中释放着成都的热情与自信:“成都成就梦想”,也让人们看到一座立体、多维的城市,感受成都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积极探索。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持续12天的国际体育赛事,也将为成都、为世界留下持续的、丰富的“大运遗产”。赛后,大运村及体育场馆将继续服务于成都这座城市,服务于城市里居住的人,推进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进程。

大运观察丨与大运会同频共振,共享公园里“微观大运”

  成都大运会公园文化活动以“大运文化、体育文化、世界文化”为主线,将体育精神融入“互动展览、文化演出”的形式中,让成都大运会成为一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全民盛事,让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看见天府文化、听见成都故事。(记者 张晓荣)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