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记者手记:西行,从这里出发

2023-08-02 09:18: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成欣

  陕西,是承载东西商贸往来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时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近日记者随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车队,探寻陕西和古丝绸之路的联结所在。

  28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张骞纪念馆的遗产区,一对造型古朴的“石虎”相对而卧,守护着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陵墓。

  2000多年前,汉使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陈列在张骞纪念馆内的古丝绸之路上商旅使用的古钱币。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摄

  “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誉为‘凿空’,凿空西域,促成了亚欧大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广泛的交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张骞纪念馆副馆长方芳说,鉴于张骞对世界发展的深远影响,2014年,张骞墓依托“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骞穿越戈壁沙漠,这种开拓精神也在城固县广为流传。

  “在那样的年代,张骞开拓出一条通达中西的道路,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今年已经70岁的张骞后人张华忠说。

  如今,张华忠还在收集编纂张骞的生平资料。“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张骞的事迹,传承张骞的精神。”

  离开汉中,记者随车队行驶300余公里,开往西安。

  及至西安,宽阔的八车道犹似当年长安之壮阔,穿梭不息的车流展示现代化气息,“大唐不夜城”中传来阵阵喝彩……现实和历史交织辉映。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一件件精美文物尽显风采。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与中亚多国开展包括联合考古在内的交流合作。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考古的成果,让人们能够感知千百年前丝路沿线中外商旅络绎不绝、东西文化包容互鉴的生动面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田有前说。

  2018年7月5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考古人员联合发掘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长安,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丝绸、瓷器等由这里沿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今日的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交通连接东西、贯穿南北,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更显朝气蓬勃。

  千年前,古人从长安出发,驼铃声声,在古丝绸之路的延展中将中华文明播向世界;

  今天,我们从西安出发,车流滚滚,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领略中外文明历史的交融激荡。

编辑:陈飞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