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百姓看联播丨盐碱地上种水稻分几步

2023-07-24 12:36:19  来源:冀云

      想要找到好吃的大米,“曹妃甸大米是个不错的选择。

      增产有妙招,得到河北唐山原产地来。

      现在是上午10点,户外温度有33℃。“今年的天气特殊,高温多,极端天气比较多,用新的科技方法,丰收肯定是有保障。”唐山市市曹妃甸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韩建明,说基本上亩产都在1500斤。

      怎样才能实现粮食丰收?那得先给盐碱地“冲澡”,而且要“引淡淋盐脱碱”那种。

    “引淡”是指,引滦河的淡水灌溉;“淋盐脱碱”是说,给土壤安排上“泡澡”后,再晒晒太阳,一来二去,表层的盐碱就溶解、排出去了!

      当然,还少不了科技力量!有机质、生物菌前来报到,主打的就是一个——科技在手。   

      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光“改地”还不够,还要研究“改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孟令启正在做的实验就是,鉴定不同水稻品种苗期耐盐能力。

      怎么更直观地看出来?一是,通过它的发芽率;另外呢,就是根据它的生长量。

      你看这个品种,它的苗高5公分,说明盐分对它的抑制挺明显;这个正常苗15公分,说明耐盐能力比较强。在盐碱地上种这样的品种,产量就会更高。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筛选的是耐盐、高产、优质的品种。

      河北新闻联播里报道了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做好这篇大文章,唐山一直把盐碱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进行创新探索,多方发力,盐碱地正变身“大粮仓”。

      好水好地出好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曹妃甸大米”,成了稻农挂在嘴边儿的“骄傲”。

      水稻种植户郑建国笑着说:“ 能给我们带来高收入,就是好!”旁边的李乃强也竖起了大拇指点赞:“现在盐碱地属于‘宝地’,我们的优质大米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