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在孩子心中种一颗生态文明的种子(说道)

2023-07-24 10:57: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只要走到户外,有心者处处皆可见自然之美,处处皆有自然的课堂

  

  “那颗星就是火星,看,北斗七星就是那柄勺子,那边是人马座……”不久前,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第一小学在操场上搭帐篷,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夜观星空”活动,孩子们不仅对星空多了了解,还了解了光污染等知识,直呼长见识。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杞山保护管理站已经连续多年向周边学校开放自然观察课。在这里,护林员和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场景,了解生物多样性,解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次小小的观察课,让孩子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了深刻体会。

  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孩子们的生态科普教育是重要基础。今天,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享绿水青山。未来的他们,更是生态文明的有力维护者。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生态科普教育,如何让他们收获相关知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生态文明的种子?靖安县的尝试说明,自然就是最好的生态老师。

  大自然是学习的最佳载体,可以帮助孩子告别抽象概念,更好地推动孩子习惯的养成。带小朋友走进自然,学习了解动植物的种类、特性,感知大自然的奥妙,可以让他们和自然建立亲密联系。

  推动孩子们走进自然,学校和老师的作用很重要。靖安县第一小学的“夜观星空”活动,让创意与自然擦出了最美的火花。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探索自然教育,笔者曾在一些学校看到利用空地开发的小公园、小菜地、小鱼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劳动体会自然之美,这样的探索真是多多益善。

  推动孩子走进自然,去观察、记录、表达,家庭的氛围也至关重要。从了解垃圾的自然降解过程到实践垃圾分类处理,从爱护植物到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需要家长去积累、去发现、去带动。笔者有位朋友,每到寒暑假都会组织同好的家长们带着孩子走进市区公园,为孩子们讲解二十四节气、古人耕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既普及了传统文化和生态知识,又拉近了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其实,只要走到户外,有心者处处皆可见自然之美,处处皆有自然的课堂。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进自然,培育呵护好大自然在孩子心中种下的这颗种子,将来,这颗种子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