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也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她将自己的毕生积蓄全部捐给家乡教育事业她就是马旭今年7月20日,在湖北武汉90岁高龄的马旭又向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捐赠多件红色物品↓↓↓
1
出生于东北松花江畔的马旭,不到15岁时,就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一名医务人员。此后,她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救死扶伤。新中国成立后,她进入军医大学学习进修,后来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
2
在跳伞部队时,马旭发现伞兵们的脚踝经常受伤,便和丈夫一起潜心科研,通过查阅资料、亲身跳伞实践,研制出一款“充气护踝”,在空降兵部队推广,并获得国家专利。两人还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
在一次高原空降训练时,马旭发现战士们存在因缺氧引起的呼吸急促、头昏头痛、行动缓慢等症状,但传统的氧气枕、供氧瓶要么太大太重,要么遇到弹片时容易发生爆炸。马旭当即决定,要发明出一款轻便安全的产品,为战士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由于使用场景是在高原地区,实现氧气上下均匀分布成为最难攻克的难题,夫妻俩光是到处找合适的面料就花了近一年。“图纸都画了600多次,试了上百次才成功。”马旭笑着说。最终,她和老伴发明的“供氧背心”获国家专利,填补了空降兵高原跳伞领域上的一项空白。
3
2018年9月,马旭、颜学庸夫妇决定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赠给木兰县,用于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而当时她最好的鞋仅价值15元。
捐款当日,两位老人穿着泛白的迷彩服来到银行,要将1000万全部寄出,由于金额太大,银行人员担心两位老人被诈骗,还报了警。等警察来了后,才明白二老的意图。
如今,马旭又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发明专利、勋章、作战靴、心得笔记……捐给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武汉。
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我的,我自然也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国家。”
向马旭、颜学庸夫妇致敬!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