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评析】让数字赋能传统,让文化把握技术

2023-07-21 10:56:47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数字文创“小水滴”……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数字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身影频现,不仅展现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凸显了文化引领、数字赋能、科技支撑、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利用数字技术,可将传统文化元素数字化、虚拟化、标准化,利于其实现永久保存和世代传承。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手段,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可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以数字赋能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机遇无限,亦存在挑战。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其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故宫”“数字敦煌”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不过也要看到,数字技术炫酷的表现形式,既让其产生不小的“眼球效应”,也容易过度分散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重心,在对形式的过度追求中,削弱传统文化元素该有的魅力与影响力。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并善用之,不断趋近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在这方面,应有“术”的方法,更应有“道”的追求。

  在“术”的运用上,数字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我们从政策到机制各维度拓展资源引入方式,吸引资金和人才投入数字创意产业。针对文化企业,可通过出台税收减免、贷款优惠、专利授权等政策支持,鼓励其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在人才支撑方面,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相关教育主体可顺应这一需求,通过完善数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课程合作、扩大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容人才蓄水池。

  在“道”的追求上,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项目遴选,都应围绕这个理念:数字技术是为文化服务的,必须秉持“文化铸魂、技术赋能”的理念,深刻理解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及元素,坚持文化与技术有机融合,不断拓宽创新视野与思路。新时代呼唤更多兼具文化韵味和科技品位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我们学会以人文驭技术,让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助力铸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