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一粒稻米”种出盐碱地新路

2023-07-20 12:27:56  来源:冀云

  稻香话丰收

  增产有妙招

  走吧

  咱们去唐山看一看

  藏在盐碱地里的夏天

  在唐山市曹妃甸区

  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

  “生态绿”取代了“盐碱白”

  合作社社长韩建明

  一边躬身查看水稻长势

  一边讲怎样给盐碱地“冲澡”

  他说

  引水灌溉 排盐淋碱的治理模式

  从1941年就开始了

  80多年来

  几代人一直这样做

  将滦河的淡水引入耕地

  晾晒 排出

  循环往复

  不断让土壤耕层脱去盐碱

  现在有了

  科技力量的加持

  有机质 生物菌前来报道

  护航盐碱地变“丰收田”

  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

  仅“改地”还不够

  还要“改种”

  跟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滨海农业研究所

  研究员孟令启

  去实验室一探究竟

  今年以来

  这里培育的5个水稻新品种

  脱颖而出

  亩产能达到750公斤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昔日盐碱地

  今朝变粮仓

  科技创新结硕果

  稻谷产量连年“步步高”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

  这篇大文章

  唐山市

  一直把盐碱地

  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

  全市98.1万亩盐碱地

  正阔步变身“大粮仓”

  唐山有

  希望的田野上

  奋力耕耘的故事

  也有让“中国饭碗”

  端得更牢的故事

  出镜:冯立华

  文案:冯立华

   摄像:邢    丁 

  剪辑:冯立华

  海报:冯立华

  责任编辑:冯立华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