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创新好药 竞速“新赛道”

2023-07-17 11:54:54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赵博轩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药王孙思邈以此为《千金要方》命名,可见一纸药方之价值。

在石家庄,就有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以创新研发炮制“千金药方”,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华北制药就是其中之一。

7月13日,记者走进华北制药新药公司,安静的实验室内,首席研究员魏敬双正和研发团队成员一起,在为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迅可”)同系列升级品种进行技术攻关。

迅可,是河北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填补了我国狂犬病毒单抗的空白,被业界誉为“开启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新时代”。


华北制药自主研发的首个国家1类新药迅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摄

时间回溯至去年1月。那时,在全国狂犬病防治领域,一条消息正飞速扩散:“狂犬病防治有了新药!”

这款药,就是迅可。

迅可备受关注是有原因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更大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可以直接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毒,有效避免病毒感染。

一组数据显示,狂犬病全球年死亡例数约59000例,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连续多年居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前5位。 


华北制药新药公司首席研究员魏敬双(左)和研发人员做技术研发。

“很多人都知道狂犬病毒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狂犬疫苗是主动免疫制剂,人体从注射完狂犬疫苗到产生抗体,需要7至10天的时间,这个窗口期,病毒很可能入侵中枢神经导致死亡。”魏敬双说,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打疫苗的同时,还应注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

然而,这种抗体并没有实现“中国造”。作为全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华药决心填补这项空白。

从仅拥有一个狂犬病毒抗体基因序列开始,研发团队历时整整17年,终于打破国外对抗体开发技术的垄断。去年2月,迅可正式上市,成为河北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


华北制药外景。

令科研团队自豪的是,这是一款更适合中国患者的药。迅可比之前普遍使用的临床药更安全方便、活性更高效、保护力更久,还能大规模制备,非常符合中国患者多且集中在农村边远地区的特点。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尤其如此,风险大、周期长、成本高,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以华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始终潜“新”钻研,让一款款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不断新生。


以岭药业外景。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源起神农尝百草的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医疗模式与药物配伍方法在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是和中国人健康需求、生活方式最为契合的诊疗手段之一。

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以岭药业从一开始就将创新灵感聚焦到了中医药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建立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络病理论原创带动专利新药研发。目前,上市13个国家专利新药,在50个国家或地区注册销售。


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正在检查药品入泡罩情况。

“生物医药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以岭药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秘诀也是创新。”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北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说,他们将继续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体系,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

近年来,以岭药业以中医药理论为研发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重大项目40余项,取得国内外专利800余项,荣获国家级大奖6项,科研创新方面不断突破,中医药成果转化不断提速。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效果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摄

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带给区域更强劲的发展活力。作为石家庄要率先突破的千亿级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新区是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主阵地,现有生物医药经营主体1800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石家庄谋划建设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总面积2.8万亩的园区已构建起集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系统,在推动当地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创新成果前来落地。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摄

拥有41项国际发明专利的华普生物,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疫苗佐剂创新公司,正是看中了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研发—中试—生产”的全链条体系,于去年成功落户。目前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CpG佐剂生产基地,今年8月份投产后,将年产疫苗佐剂40亿剂。

作为鱼肝油维矿类产品的原研单位、标准起草者及制定参与者的东海制药,也被园区的优惠政策吸引,将河北分公司设在园区内,建有两条软胶囊生产线,预计年产能最高可达25亿粒。


东海制药(河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自主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关键要形成合力,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技术专家刘文富说,园区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释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活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同时,全力构建疫苗、抗体药物、基因治疗、新型佐剂等十大技术平台,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造中国好药,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前,园区已经谋划了总投资57亿元的药品检验检测平台、创新研发总部、医学转化中心等7个共享服务平台项目,入驻生物医药企业243家,在全国21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八。


品牌图片

责任编辑:赵博轩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