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张赐最大的收获,是记者有了此生第一个与熊猫互动的视频,以及第一张与熊猫的零距离的合影。
是真的,成都大运会,“发熊猫”了!
这个盛夏,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顶流”花花,每天午后就基本躲进了空调屋,让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远道而来的粉丝都难睹芳容。但在基地门口,一个“花花的家——元宇宙大熊猫互娱体验馆”可以弥补遗憾。
体验馆里,除了有各种让人挪不开眼睛的熊猫文创,80后创业小伙儿张赐的主打产品是“体积视频大熊猫XR合拍”。
在屏幕上,游客拿起竹笋晃几下,憨态可掬的熊猫就被吸引了过去;但在现实中,游客面前其实空无一物,全靠“演技”。当然,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游客把与熊猫互动的小视频实时下载、发朋友圈、收获100个赞。
大运会期间,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拥有这个科技带来的国宝馈赠。
作为这家创业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张赐从事虚拟现实行业十几年。他坦言,熊猫合拍用到的体积视频,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却是第一次和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关联,“我想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张赐解释,体积视频是一种可以捕获三维空间信息并生成三维模型序列的技术。他们利用专业相机组成的360度拍摄矩阵,来获取大熊猫的活动视频,再利用特效拍摄技术,实现体验者与大熊猫的“同框合拍”。
张赐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这里度过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时光,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研究生出国留学,学习虚拟现实相关专业。回国后,他做过5年的机场塔台模拟机,做过3年的飞机模拟机,尽管和现在的熊猫合拍似乎相距甚远,但事实上,背后所依托的一直是他的专业——虚拟现实。
2018年,张赐开始创业,体验馆在去年国庆假期开始正式开业,之前是漫长的准备,还经历了疫情的考验。虽然是虚拟现实,但与游客“合拍”的那只熊猫倒是一只如假包换的、名叫“二娃”的熊猫。张赐团队对着它拍摄了一个星期,“熊猫不会根据你的需求摆造型,我们只能抓拍”,积累了数小时的素材。目前应用于与游客合拍的只精选出了其中十几秒。
游客对熊猫的喜爱,让体验馆不到一年已经开始盈利。“我做了十几年技术,以前都是以技术为导向来开发一些东西,但现在做了这个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体验馆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变了,以前就自己做自己的,自己喜欢就好,现在会想,这个技术要让大家用得上,让大家喜欢。”张赐说。
科技让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这是张赐和他的熊猫合拍体验馆的愿望。伴随着“花花的家”中每天热闹的“咔嚓”声,这个愿望正在实现的路上。
6月27日,张赐在公司的影棚内。该公司借助体积视频技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新的大熊猫合拍交互体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