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2023-07-11 11:23:08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正向我们走来。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中华体育精神颂”项目系列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启,既是对“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的落实,也是对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深切回应。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不断深入,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数量不断增加,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成效不断显现,中华体育精神对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愈加重要。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逆转取胜韩国队,获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资格,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女排精神”体现了运动员自我超越的精神力量,更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争先的价值追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20年坚守的矢志不渝、武大靖“碰手提示”任子威的大局观、韩聪和隋文静15年磨一剑、苏翊鸣刮起的“青春风暴”等,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在体育领域所秉持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信念,展现了体育健儿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宝贵品质,具有凝神聚气的感召力,这也无疑与奥林匹克格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不谋而合。奥林匹克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把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构建和培育团结、奋斗、友谊、公平、尊严等共识。可见,二者都表达了相互尊重、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价值诉求,旨在最终达到共生、共在、共识、共享的社会秩序。中华体育精神价值所在,归根结底在于助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更加广阔的层面讲,深挖中华体育精神的精髓,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既展示了深厚的东方神韵,又彰显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融通。中华体育精神的对外传播秉持“礼为用,和为贵”的态度,倡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积极的对话中丰富自身内涵,建构和谐关系。可以说,中华体育精神把明德格物、立己达人作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形成一种对道德体育的高度共识,进而推动国际体育领域甚至整个人类生态系统共存共荣。

  体育可以使大众在赛事观看和普遍参与中超越民族的差异性,把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等精神外化于行动,进而发挥体育所固有的共性优势,以此提振民族精神,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映射了体育作为一种运动的存在,更指明了一种培育健全人格的教育手段与思想方向;不仅是全社会共有的精神载体,更反映了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诸多共通点,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注入鲜活内容与深刻意义。

  可以说,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能量立足体育,但又超越体育范畴延展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促进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踔厉奋发的磅礴伟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中国体育愈加繁荣,中华体育精神在实践中必将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催化剂,又在与世界互动中被关注、被理解、被记忆。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