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光明论坛】深刻把握“两创”的中华文化立场

2023-07-06 10:16:21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四个讲清楚”要求,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第二个结合”提到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高度,总结提炼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擘画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指引。只有自知,才能自信。必须先把中华文化“讲清楚”,在自知、自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两个结合”。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有着清晰的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回溯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历程,孔子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济古维来的关键人物——汉唐以前是周孔并称,此后就变成了孔孟并称。以黄帝、周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是孔子思想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是“流”;而孔子又成为他以后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之“源”。一方面,当遇到社会问题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回归经典、回到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那里寻找智慧;另一方面,在各个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思想家们提出应对之策,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代相对应的文化形态。由此,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既有源,又有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塑造了中华文明恒久的传承力、生命力、影响力。

  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早已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是开放的,是海纳百川、勇于创新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过去的中国,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不懈奋斗。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