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目前,新麦收购进入旺季。在2023年的麦收时节,河南遭遇严重的“烂场雨”,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籽粒萌动和麦穗发芽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损小麦实行政策兜底收购、分类分级收购。
河南省要求,以县为单位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适当高于市场价格敞开收购、分类处理。在周口市淮阳区,当地政府设立了16个定点收储库点,并从银行贷款6亿元专门用于小麦收购。在实行政府性托收的同时,当地还采取了粮食经纪人托收模式。
据了解,在受损的小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虽然已经发芽,但食品安全指标不超标。对这类不超标芽麦,政府部门出台了收购指导价,每市斤1块钱,根据行情可上下浮动,最高收购价格到每斤1.2元。
目前,西平县8个定点收储库点已收购小麦芽麦12.8万吨,正阳县共收购芽麦11.6万吨,收购价格在每斤1.16元—1.25元之间。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45.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参与收购,共收购小麦145.9万吨。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