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

2023-07-02 10:35:58  来源: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并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深刻改写着世界现代化版图,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启示、拓展了路径选择。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各方都很关心: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从今日起,本报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联合推出“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栏目,邀请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讲述他们亲历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分享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真切感受。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可持续发展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国,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技术、新趋势不断涌现,中国人民正同各国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南非共产党总书记索利·马派拉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马派拉曾多次访问中国。今年4月,他再度率南非共产党高级干部考察团访华,走访陕西、上海、北京等地。“这次访问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发展繁荣,中国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许多方面取得的突破令人钦佩。”马派拉表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考察团成员赞叹不已。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全体人民“一个不能掉队”,取得了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

  在陕西,马派拉一行走访了延安干部学院、枣园革命旧址、梁家河、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地。一路走来,群山叠翠、郁郁葱葱。“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延安市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如今,这座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达53.0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65%。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之路,正在不断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派拉说。

  “从城市建设到脱贫攻坚,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付出的努力,这十分值得赞赏。”访问中,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让马派拉感触良多。他回忆起5年前的一次访问:“当时,我们参观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板坡村,看到当地群众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脱贫。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摆脱贫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马派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访问期间,马派拉走访、参观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全面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北京的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他们看到了中非数字合作的光明前景;在上海东方美谷,他们体验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尖端技术;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他们了解到农业科技创新和智慧农业新成果……“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在一些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的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带动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马派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不仅推动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从一汽南非库哈工厂到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从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到乌干达艾伯特湖油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结下累累硕果。“这些合作成果推动了许多非洲国家电力、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马派拉表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推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在参观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后,马派拉一行在马克思恩格斯铜像前合影留念。马派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又注重现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他表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关键。南非共产党希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繁荣。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