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厅里
一件件珍贵文物
串起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尾厅,一面留言墙醒目而温馨
其中,有一些特殊的留言
让历史和今天的联结浸透情感——
那是革命先辈的后代所写
流淌着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也饱含对家人的思念
他们是谁?
他们的家人是谁?
一起来看
一起来听
王尽美,中共一大代表
他将“尽美”变作自己的名字
志在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尽善尽美”
王爱华,王尽美孙女,退休军人
20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开幕100年的日子
她回到中共一大会址
在留言签上,写下爷爷所作的诗句——
【点击听她的留言】
<iframe src="https://h5.xinhuaxmt.com/h5/2024/hdqd/index.html#/?type=1&group=K" width="100%" frameborder="0"></iframe>
陈望道,1920年翻译了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陈振新,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退休教授
建党百年之际光荣入党
又一个“七一”,他对父亲说——
【点击听他的留言】
<iframe src="https://h5.xinhuaxmt.com/h5/2024/hdqd/index.html#/?type=1&group=L" width="100%" frameborder="0"></iframe>
俞秀松,共青团创始人之一,他说:
“我的志愿早已决定了……
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俞敏,俞秀松后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副会长、监事
致力于寻找俞秀松档案,宣讲父辈一代的家国担当
中共一大会址,他时常回来——
【点击听他的留言】
<iframe src="https://h5.xinhuaxmt.com/h5/2024/hdqd/index.html#/?type=1&group=M" width="100%" frameborder="0"></iframe>
秦鸿钧,党的秘密电台工作者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之一
秦岭、秦翊凯,秦鸿钧孙子、曾孙
他们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
看到了祖辈战斗时的“武器”
时光向前,精神永恒
10岁的秦翊凯告诉自己的太爷爷——
【点击听他的留言】
<iframe src="https://h5.xinhuaxmt.com/h5/2024/hdqd/index.html#/?type=1&group=N" width="100%" frameborder="0"></iframe>
留言墙背景上,山脉绵延
一批批留言便签不断积累
自2021年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开放以来
已超24万条
红旗下成长的我们
都是革命先辈的后代
点点星火,今已燎原
【点击听他们的留言】
<iframe src="https://h5.xinhuaxmt.com/h5/2024/hdqd/index.html#/?type=1&group=O" width="100%" frameborder="0"></iframe>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