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产业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

2023-06-20 10:21:1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产业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

  2023年06月20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在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产业帮扶项目,如今该怎样继续巩固成果?日前,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召开,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了部署。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和其他产业帮扶项目。持续运营好产业帮扶项目,事关脱贫地区就业稳定。以就业帮扶车间为代表的脱贫产业帮扶项目后续运营状况,直接影响脱贫地区的发展信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和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有效手段。

  为此,可以将脱贫帮扶项目市场化转型提上日程。原因在于,过去那种通过城市工业企业配套项目和生产工序转移,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农村产业的项目,属于简单的企业生产工序或者配套项目,本身不具备独立抵御市场风险的功能。应当“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其尽快由企业生产工序配套转变为中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脱贫地区产业布局,为脱贫产业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应采取有力措施,把适合农村发展的工业门类有计划地向脱贫乡村转移,推动乡村产业均衡布局、协调发展。

  目前,大多数工业门类以城市为布局空间,带来人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乡村空心化等实际情况。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乡村产业的政策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好处颇多。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人力、土地等刚性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缓解因城市资源过分集中而导致的城乡发展失调,进一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因而,进一步优化我国工业门类地域分布,推进城乡经济融合,逐渐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势在必行。

  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科学规划脱贫地区工业产业布局尤为重要。应逐步将纺织服装、简单机械加工、商品印刷、包装制品、生活日用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密度较大、惠农富农强的产业转移到乡村。以产业优化引导城乡人力资源优化,以乡村产业发展吸引外出人员返乡,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力资源配置,改变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状态。

  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为脱贫产业内生性发展提供资源性支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下,农村的产业发展优势日益凸显。比如,农村有丰富而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产品资源、手工业传统、生态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消费潜力等,在国家扶持和社会助推下,农村对城市工商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相较其他农村,脱贫农村地区还具备许多潜在优势,比如闲置企业厂房、车间、仓库等企业配套设施。要因势利导,把这些乡村闲置资源转换成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不仅能够消除浪费,还能畅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渠道,塑造“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生共融”的发展格局。

  优化脱贫农村产业项目综合性政策配套,为脱贫产业市场化转型提供强大保障。对于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说,良好的综合性政策配套措施必不可少。从目前来看,这种综合性政策配套措施至少包括土地、财税、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

  在土地政策方面,可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顶层设计,给予脱贫农村地区更大的政策空间。依法加快土地要素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充分释放土地对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建立一个既适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需要,又有利于各类农村发展的农村土地政策体系。

  在财税金融政策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行优惠措施,在普惠均衡基础上使之更加精准,逐步建立财政扶持、金融优惠、税收调节相结合、分层次、有重点的乡村产业帮扶政策体系。

  在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应畅通脱贫农村人才使用渠道。建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实用实效为标准,不断丰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多元化促进脱贫农村产业的多元化。要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帮助落户企业减少人力成本,促进脱贫地区农民职业能力提升,推动脱贫农村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其森) 

  (责任编辑:武晓娟)

编辑:和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