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阳光下,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训练馆里格外热闹。教练牟荣霞站在队伍中央,口号响亮——“一、二、三……”二十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动作整齐,在她的指导下,原本生疏的动作日渐娴熟。
牟荣霞常常蹲下身,为练习柔术的学员调整姿势:“腰要像弹簧,手要伸直!”她善于因材施教,根据学员不同的身体素质推荐项目:柔韧性好的练柔术,爆发力强的跳地圈,节奏感好的学滚环。“让他们带着节目和真本事回国,才是真正学到了。”她常说。
10岁开始练杂技的她,曾是舞台上的耀眼演员,如今成为教练,更多了一份传承的责任。“演员展现自己,老师却要传递技术——每个动作哪里危险、要注意什么,都得讲清楚。”
作为“中国杂技之乡”,吴桥将杂技视为骨子里的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学生来到这里求学。牟荣霞和同事们毫无保留地传授中国杂技的门道与匠心。“我们不只教动作,更传递中国人做艺的态度。”
每天,牟荣霞都在训练馆中忙碌,从纠正动作到准备道具,坚持用最朴实的方式,让这门“中国功夫”跟随学员的脚步走向世界,让中国杂技在全球舞台上持续发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