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中秋共赏《中华有好戏》唱响团圆中国节

2025-09-22 17:35:31  来源:冀时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冀时客户端报道 赓续文脉诵华夏,每逢佳节戏韵长。

  10月5日20:00,河北卫视推出《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以“团圆中秋、家国同庆”为核心主题,融合戏曲表演、文旅场景与跨界创意,通过多剧种的经典演绎,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的文化盛宴。

  本次特别节目汇聚了李胜素、小香玉、赵葆秀、陈巧茹、张克、王艳、金不换、齐爱云、张军强、周虹、吴非凡、彭艳琴、王少华、刘莉沙、孙娜15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并特邀谭门传人谭孝曾、谭正岩、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吴琼等多位戏曲名家倾情加盟。青年演员与戏迷票友也将同台献艺,涵盖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秦腔、川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黄梅戏、闽剧、丝弦等十二大剧种,展现南北戏曲艺术的交融与辉映,大家唱大戏,谈民俗,共同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文化厚度、艺术高度与情感温度的中秋戏曲盛宴。

  特别节目以一曲充满戏曲张力和青春气息的《大戏山水间》开场。紧随其后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中两位仙子的表演,让受众瞬间沉浸在浓郁的中秋氛围之中。奔月的嫦娥长袖舒卷,翩若惊鸿;散花的天女身姿曼妙,宛若游龙,与李胜素的《贵妃醉酒》一起,共同舞出了对花好月圆、人间祥和的美好祈愿。

  创意环节《诗意中秋》融戏入诗,五位不同剧种演员分别化身张九龄、杜甫、李清照、孙谔、苏轼,以韵白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千古名句,搭配美丽河北实景画面,营造出诗戏相融的沉浸场景。黄梅戏名家吴琼亦献上《太白醉》,以黄梅调再现诗仙李白的洒脱奔放。

  文学与戏曲始终是共荣共生的艺术双璧。特别策划“四大名著共月明”,打破剧种界限,让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中秋舞台上完成一次团圆。越剧《红楼梦》选段婉转缠绵,昆曲《扈家庄》以“探海”“鹞子翻身”等高难度武戏动作惊艳全场,京剧《三国》选段醇厚恢宏,豫剧《真假美猴王》则以精湛武技再现西游奇幻情节。

  今年的中秋适逢国庆假期,阖家团圆的意蕴里,始终饱含着对家国的深情眷恋。“百戏齐唱杨家将”,以“一门忠贞”的杨家将故事串联多地剧种,唱念做打中自有忠孝节义,爱恨交织里尽显家国情怀。粤剧《穆桂英招亲》融合“翎子功”与细腻唱腔;河北梆子《辕门斩子》慷慨激昂;京剧《穆桂英挂帅》大气磅礴;豫剧《五世请缨》压轴登场,将国与家、忠与孝的情感升华至高潮。

  领略燕赵好风光、感受河北新气象。“戏曲+文旅”新模式也在节目中生动落地。节目组走进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的保定古莲花池,拍摄评剧MV《报花名》,将传统唱段与园林实景交织,开启了一段美丽河北四季景色的巡礼。通过戏曲艺术走进生活场景,深化“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品牌内涵。

  “谭门世家传薪火”聚焦中国京剧史上延续七代的谭派艺术,从谭鑫培主演的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到谭富英《群英会》、谭元寿《沙家浜》,再到第六、七代传人及“谭家班”少年学员的联合演出,清晰勾勒出一部流动的京剧传承史,将特别节目推向高潮,让受众不禁为中华戏曲波澜壮阔的传承故事喝彩!

  节目尾声,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梅花奖演员和青年演员再度唱响戏歌《中华有好戏》,在激昂旋律中表达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赞,传递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活力。

  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20:00,锁定河北卫视,共赏戏韵中秋,感受团圆时刻的国风雅韵。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