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整治“烂尾楼”,“用钢牙啃硬骨头”

2025-09-22 17:31:20  来源:新华社

  半月谈记者 李凤双 闫起磊 巩志宏

  “烂尾楼”整治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过去一个时期,河北省石家庄市在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过程中一度实行“土地一二级市场联动”,加之一些企业无序开发、违法建设,资金链断裂后形成不少“烂尾楼”。

  近年来,石家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动真格、出真招,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全力推进“烂尾楼”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破题”推动治理“破局”

  2021年,石家庄市开展“烂尾楼”项目整治工作,共摸排历史遗留“烂尾楼”项目44个,其中不少搁置时间长、问题错综交织。

  祥云国际项目曾是石家庄高铁站附近一片十分扎眼的“烂尾楼”。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建筑面积高达237万平方米,后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于2014年停工缓建。因续建体量大、资金筹措难,2017至2021年,两任重整投资人退出重整。项目涉及利益主体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

  石家庄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彼时,个别“烂尾楼”项目停工超20年,因时间久远,很多项目续建不符合现有规范,需重新审批。

  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研究制定“一个清零”“两个不放过”“三个清单”的基本原则,即“房地产开发商非法所得清零,对违法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不放过、对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纪律责任不放过,建立容缺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面推动整治工作。

  石家庄市高铁片区中央绿色体育公园 杨世尧 摄

  在明确整治原则和相关政策后,石家庄依法对1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转移资金、隐匿账簿、非法销售和吸收公众存款等进行惩处。公安部门对有关涉案项目负责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依法追赃挽损,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处理有关违规违纪干部,既形成强力震慑,也为烂尾楼复工“输血”。

  “政府+市场+法治”综合施策

  推进“烂尾楼”项目整治见成效,离不开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推进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治保障”综合治理模式。石家庄对“烂尾楼”实施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逐项目明确完工交付时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联祥云国际等“硬骨头”项目,辖区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政法机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整治合力。

  据了解,石家庄市先后将44个项目分5批进行公示,并多次公示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既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又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

  针对政策环境的重大变化,石家庄建立“一事一议”工作机制,还原历史政策,解决历史问题,采取简化规划和施工审批环节,容缺土地手续办理规划及施工手续等,推动项目重生;妥善解决房屋交付后的房产证办理问题,从政策上打通办证瓶颈。

  “利用容缺政策,在规划证等手续尚不齐全的情况下,首先办理施工手续,项目动起来了,我们也就有接盘信心了。”负责接手藏龙国际(D区)项目的东创集团项目部负责人贡献说。

  石家庄还按照“不配地、清产核算、货币解决、市场化推进”路径,通过破产重整、司法拍卖等方式,引入有实力企业推动“烂尾楼”复工续建。

  在祥云国际项目整治中,石家庄市桥西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由市中院指导并监督管理人推进各类债权偿债方案编制、项目资产交付及债务抵偿等。市属企业城发投集团所属建祥公司经投资招募参与重整,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推进项目续建,并引入本地商业龙头北国商城和知名品牌希尔顿酒店入驻。

  “坚持政府主导才能确保整治工作方向不偏,实行市场化运作才能充分激发整治工作的活力动力,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才能有效盘活项目资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石家庄市住建局房地产科科长段楠说。

  到2024年底,44个“烂尾楼”项目全部按公示要求按期完成整治任务。其中,2个项目拆除,42个项目完工交付。同时,还通过加强项目周边公共设施配套,提升了城市居住品质。

  担当担责,较真碰硬

  “烂尾楼”整治考验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与风险化解能力,不仅是一场民生工程攻坚战,更是检验和锻炼干部作风的考验战。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难题必须“用钢牙啃硬骨头”,只有既立足当前解决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净化“烂尾楼”问题滋生的土壤,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石家庄市民在滹沱河生态区(城区段)休闲赏景 杨世尧 摄

  面对“烂尾楼”这一历史遗留的“硬骨头”难题,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通过强化政治责任和担当意识,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以坚强纪律保证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在整治工作中,石家庄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中的一二级开发联动,全面强化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在制度上避免“烂尾”发生。

  勇于担当担责、敢于较真碰硬,是做好整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敢于直面历史旧账。”石家庄市长安区委书记李强说,开展“烂尾楼”等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必须敢于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

  石家庄市着力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坚持依法调整规划、依法盘活项目、依法打击处置、依法追赃挽损,依法推进手续办理等。“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置,是做好整治工作的基本遵循。”石家庄市桥西区委书记冯磊认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不讲特殊、不搞例外,才能有效推动“烂尾楼”问题解决。

  石家庄市副市长张东凯介绍,下一步,石家庄市将继续推进“烂尾楼”整治,确保增量动态清零,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