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丨“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

2025-09-15 08:57: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石家庄探索城市更新保护发展双赢新路

    “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

  近日拍摄的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该园区由棉一厂旧址改造而成。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工业遗址如何焕发新生,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新课题。石家庄市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将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探索出一条城市更新保护发展双赢新路,让“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

  近日拍摄的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该园区由棉一厂旧址改造而成。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近日,在石家庄棉一厂旧址改造而成的织音1953园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秀精彩上演:模特身着新式棉麻服饰,踏着动感节拍,行走在保留原建筑桁架结构的T台上,历史与现代在此刻同频共振。

  作为华北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石家庄曾有7座纺织厂。去年起,该市启动棉一、棉二厂区旧址改造工程,精心打造织音1953园区。“保护不是封存,而是赋予新生。”石家庄旅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楠介绍,园区以策展型商业为吸引力,将城市文化作为基因内核,实现历史记忆活态传承与现代消费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城市秀场。

  如今,这片工业遗存成功引进滴答滴运动工场华北首店及九工拾集、完美人生全国首店等多家品牌首店。自今年5月开放以来,园区已吸引游客逾97万人次,迅速崛起为城市新地标和消费新热点。

  石家庄市将盘活工业遗存作为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我们秉持敬畏之心,善待工业遗产,立足经营城市的理念,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护,实现华丽蝶变。”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惠表示。

  这一理念在全市多点开花,正在让更多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

  原来的石家庄煤矿机械厂老厂区,如今已成为“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保留车间骨架、老旧设备等工业印记,同时植入文化展馆、专业体育场馆、创意市集等多元功能,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目的地。

  在石钢工业遗址公园,钢铁高炉在璀璨灯光映衬下更显雄浑。这里引入电影博物馆、主题咖啡馆、特色餐饮等丰富业态,并依托独特的工业场景常态化举办“摇滚之夜”等活动。开园以来,已举办近百场音乐演出及公益活动,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由解放纪念碑、百年大石桥与正太饭店共同构成的正太广场,如今不仅是市民追忆城市根脉的场所,更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正太饭店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商业化运营,提供特色餐饮、承办文化活动,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百年建筑焕发时代新韵。

  与此同时,石家庄深挖城市禀赋,聚力打造“体育”与“音乐”两大城市IP,现代、时尚、活力正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在体育惠民方面,石家庄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空闲地等“金角银边”,建成966块球类运动场地,有效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这些场地成为承接高水平赛事的基础,2024年该市成功举办马拉松赛等70余场国际国内赛事及1500余场群众体育活动,城市活力充分迸发。

  在音乐赋能方面,石家庄提出建设“摇滚之城”,2024年平均每周举办9场音乐演出,吸引全国乐迷纷至沓来。“我们不仅办演出,更致力于构建完整音乐产业链,让‘摇滚’从文化符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和城市吸引力。”张惠表示。

  经营城市非一日之功,需要长远谋划与法治保障。石家庄加强城市更新顶层设计,2023年颁布实施《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成为全国首批为此立法的城市之一,构建起“1+N”政策保障体系。2024年,石家庄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

  历史文脉、工业底蕴与时尚潮流交融共生,有力推动了城市“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人气的汇聚是最直观的印证:2024年,石家庄市青年人才流入总数超10万人。投资者也纷至沓来,织音1953园区已引入商户153家,综合出租率达99.73%。“选择来石家庄开设首店,看中的正是这座城市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和发展能量,我们对石家庄的未来充满信心。”完美织音(石家庄)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胜道出众多投资者的心声。(记者周洁)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