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后进村蝶变幸福村!遵化市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干实事聚人心

2025-09-07 10:02: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干实事聚人心——

  后进村蝶变幸福村

  “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近日,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71岁村民关玉城一边听着手机里播放的《越来越好》,一边修剪院子里的葡萄藤。“这歌儿唱得好啊,把我们老百姓想说的话都唱出来了。”关玉城乐呵呵地说。

  近日,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建忠(右一)入户了解村民心声。河北日报记者 师 源摄

  138户569口人的惠营房村,虽然紧临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东陵,可前些年的名声却不大好。“还不是因为村子脏乱差、矛盾多、人心散,成了全镇出了名的后进村。”关玉城说。

  变化发生在2018年。在外经商27年的周建忠成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啥是他?关玉城说:“他有能力,有股子闯劲儿。”44岁的村民武振芝说:“他热心肠,有事找他,能帮忙他一定帮。”

  “大家伙儿这么信任我,咬着牙也得干出个样来,彻底摘掉后进村的帽子!”顶着压力,周建忠走马上任。

  干实事才能聚人心。新官上任,周建忠瞄准村民们最关注的村容村貌治理。

  当年的惠营房村,十五六米宽的街道,你建个厕所,他养几头牛,我栽几棵树,有的地方只剩下两三米宽,过个车都难,村民怨气很大。

  “干在前头,先从自家人改起。”上任第二天,周建忠就带着村干部做自己老叔的思想工作。看着老人主动砍了自家的核桃树,村民们知道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纷纷开始清理自家门前的临建。有不配合的,周建忠就和村干部一起,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直到做通思想工作为止。

  仅用43天,大街小巷清理得干干净净,惠营房彻底变了样。

  环境好了,心气顺了,村民对村两委的信任度大大增加。抓住时机,周建忠开始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从哪里入手?周建忠决定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上发力。

  当时的惠营房是全镇唯一一个街道没有全部硬化的村庄,仅有的一条水泥路还是十几年前修的,早已坑洼不平。

  听说周建忠准备带着大家伙给村里修路。有村干部提醒他:修路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得有“真金白银”!

  再难也得办。缺资金,找上级申请;有缺口,党员群众出义务工;再不够,周建忠自己先垫上。

  随后,周建忠带着党员干部到先进村观摩学习,看到先进村的老党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大家伙当即表态:别人能干的自己也能干。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回村后,周建忠和党员干部脱下皮鞋换雨鞋,开起三轮车,一起铲灰、平整路面、运送砂料。

  干部带头、党员当先,曾经“不占便宜就吃亏”的惠营房村民变了:家家户户出人出力,一时回不来的就捐款捐物。一年多时间,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前。

  栽种绿植花卉,高标准绿化美化主次街道和村民房前屋后,很快,通了路的惠营房村,又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街街有景观”。

  乡村美更要乡风“美”。有了出义务工修路的经验,周建忠提出“一户一志愿者”的倡议,在村里成立志愿服务队。如今,村民不仅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还互相比着看谁参加的次数多。

  “全村一起过大年”“粽香飘满惠营房”……在村委会一楼大厅两侧的展板上,一系列特色节庆活动照片里,惠营房男女老少个个喜笑颜开,村民向心力进一步凝聚。

  环境好了,民风正了。近两年,周建忠又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壮大集体经济上来。

  初秋时节,惠营房村东南角的垂钓园里碧波荡漾,钓手们手持钓竿,享受着垂钓带来的悠然与自在。可在2023年以前,这个地方却是村里的“老大难”。

  “这儿曾经是个垃圾坑,臭气熏天,村民们苦不堪言。”周建忠说,经过几次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决定因地制宜,建垂钓园。

  清淤、平地、引水……没过多久,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建起了垂钓园,附近平整出的1600平方米土地还支起了大棚。

  “通过承包租赁方式,我们引入养殖大户和花卉公司,让闲置土地‘活’过来。”周建忠说,同时,在花卉公司的指导下,村里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紫藤观光园,发展花卉及农文旅产业。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眼下,周建忠正带着村两委摸排全村闲置农房情况,谋划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将自家院子改造为精品民宿和农家院。(河北日报记者 郭 猛 师 源)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