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沿着河湖看河北 | ④ 潘家口水库:一汪碧水护津唐

2025-09-01 19:03: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潘家口水库,地处承德宽城县与唐山迁西县交界处,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沿着河湖看河北,今天走进潘家口水库,看津冀两地加强水环境联保联治,生态"高颜值"变身发展"高价值"。

  

  本台记者 俊辰:

  苍山如黛,碧水蜿蜒,潘家口水库在燕山群峰的环抱中波光粼粼。水下长城遗迹与水面风光相映成趣,不时还有几艘游船从水面掠过,这里是京津游客向往的周末旅游目的地。

  游客:

  水下长城也是听别人介绍来这块儿,真的挺震撼的。风景很好,还可以坐船,周末带着孩子来玩一玩还是很不错的。

  游客:

  我第三次来了,生态环境越变越好。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湾碧水中间流。上世纪七十年代,为缓解津唐区域饮水问题,引滦入津工程开凿隧洞、修建渠道,将滦河支流青龙河的水引入天津,潘家口水库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蓄水节点。

  正在进行水质勘测的,是承德市宽城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而这样的勘测,每周都会进行。

  本台记者 俊辰:

  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核心枢纽,潘家口水库不仅是水源地,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纽带。为了守护这汪清水,承德、唐山两市打出"制度+工程+科技"的组合拳。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 胡志新:

  我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水库90%以上水(域)陆域纳入管控。投资 62.8 亿元新建污水处理厂、生态廊道,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5%,从源头上掐断污染。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承德市大力实施"800里滦河水质保护""200里潮河净水廊道"工程,在水库上游建设人工湿地8.3万平方米、河流缓冲带300余平方公里、生态廊道近100公里。承德市与天津市签订3轮引滦入津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天津、承德、唐山三地联建联防,协同共治一泓碧水。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员 王东阳:

  我们成立了水库巡查专班,投入300万元,购置了打捞船,像今年凌汛期,我们还联合周边5个乡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湖面垃圾清理。

  在唐山迁西县的高家庄村,又有一批分散到每家每户的污水处理设备最近投入使用,截至7月份,潘家口水库库区周边19个村实现了这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全覆盖。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迁西县分局工作人员 李媛媛:

  这就是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经过4个区的生化反应,使污水层层过滤,达标排放。

  在每一个细节上发力,潘家口水库的水质已经连续三年稳居湖库型Ⅱ类标准线上,2025年一季度化学需氧量监测指标为9.2毫克每升,较去年同期下降33.3%,氨氮指标为0.06毫克每升,较去年同期下降14.3%。

  目前,潘家口水库森林覆盖率达 60.03%,白蜡、花楸等800余种植物蓬勃生长,30余种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现在的潘家口水库,不仅是天津可靠的水源地,还是周边百姓的致富源。2024年水库周边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25.6 亿元。

  承德市宽城县白台子村温馨农家乐经营者 李建民:

  原来我们是网箱养鱼,现在水库发展成生态渔业,收入比以前反而更高了。

  承德市宽城县永存村静宜小屋民宿经营者 高桂琴:

  现在游客多了,农家乐生意也红火,大家都吃上了生态饭。

  本台记者 俊辰:

  沿着河湖看河北,从"脏乱差"到"绿富美",潘家口水库的蜕变,是京津冀协同治污的缩影。这一汪碧水,既滋养着津唐大地,也书写着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双赢的时代答卷。

编辑:苏颖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