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丨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

2025-08-26 09:13:22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

  走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感受边区军民抵御日寇、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到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倾听“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连日来,河北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参观热潮,人们重温抗战历史,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奋进力量。

  90多年前,铁蹄踏碎山河,枪声撕裂夜空。千千万万燕赵儿女同仇敌忾,浴血抗争。

  回溯1933年1月的山海关。日本从陆海大举进犯,中国守军一个团不足2000人,以步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顽强抗击。

  “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中国守军的战斗口号慷慨激昂,如今被永久地镌刻在山海关南门外的榆关抗战纪念碑上。

  长城不倒,精神不屈。在绵延的长城之上,古北口之战被称为“激战中的激战”,喜峰口之战令日军“遭受60年未有之侮辱”。

  “武装保卫察省,进而收复失地,求取中国之独立自由。有一分力量,尽一分力量,有十分力量,尽十分力量,大义所在,死而后已……”

  1933年春,以冯玉祥为首的一批爱国将领,和中国共产党携手,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义旗初举,四方响应,同盟军发展到近10万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活下去,先救国,后治家!”

  1933年12月,兴隆县农民孙永勤拉起一支农民抗日武装民众军,发动了黄花川农民武装起义,打响华北民众抗日第一枪。

  只有抵抗,才有出路。抗日烽火,在河北大地上迅速燃烧。

  在晋州小樵村,东北军军官吕正操召集全团官兵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冀中人民抗日自卫军,立即挥师北上抗日。

  在献县,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名。

  在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河北各级党组织响应号召,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人、知识分子、农民……不同的人凝聚到一起,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升腾起超越阶级、跨越身份的磅礴力量,熔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80多年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从平山县北庄村唱响,传遍神州大地,鼓舞了亿万人民。

  一个月零三天,平山县就有1700名农家子弟告别锄头扛起钢枪。这支由整县子弟组成并直编八路军的铁军,被聂荣臻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燕赵儿女踊跃参军,八路军中出现了以战士籍贯命名的平山团、阜平营、灵寿营等建制。

  河北大地上村村是堡垒,人人是战士。

  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文救会、儿童团和自卫队……根据地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组织归属,为抗日提供后勤供给、兵员补充、伤员救护、敌情侦察、通信联络。

  在位于邯郸涉县赤岸村的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仓库里,保存着一条长逾五十米的褐色麻绳。

  1942年5月,涉县庄子岭村妇女李才清正是用这根绳子,将54名伤病员拦胸、拦腰绑住,拖拽到村后山腰间50多米高的山洞里,使他们逃过了日军的疯狂“扫荡”。

  任凭日寇放火烧屋、刺刀威逼,李才清一家咬紧牙关,始终未吐露半字,“不能说,组织上交代的,杀头也不能说”。

  这条麻绳,见证着抗战岁月里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唇齿相依,更折射出燕赵儿女深植骨髓的爱国情怀——为保护人民的子弟兵,甘愿奉献一切。

  这当中,有用生命保护八路军的堡垒户。

  在1942年的“大扫荡”让燕赵大地阴云密布时,在日寇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叫嚣“一家藏共,十家杀头”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八路军藏在家里;当日寇把屠刀架在脖子上,逼问“八路军藏在哪儿?八路军的物资藏在哪儿?”时,他们咬紧牙关,甘愿血染黄土。

  这当中,有英勇杀敌的民兵。

  雁翎队队长郑少臣穿梭芦苇荡,痛打敌人保运船;“爆炸英雄”李混子大摆地雷阵,把侵略者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一身谋略点子频出,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最坚定的行动,一次次让敌人闻风丧胆。

  太行山发出怒吼,“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大平原热血激昂,“游击健儿青纱帐里逞英豪”;白洋淀里桨声急,“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

  这是信仰的力量,不负人民以命相托的信任,立下保家卫国的誓言。

  这是血脉的长城,由万千身躯共同垒砌,用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淬炼成钢。

  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英雄儿女,用赤子之心,筑起民族存续的根基。(河北日报记者 高 珊 薛惠娟)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