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河北省献县女作家王英坚持多年寻访抗战老兵—— 争分夺秒,记录抗日英雄故事(守望·追寻红色记忆)

2025-08-14 17:10: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英(左)在与抗战老兵交流。

  受访者供图

  

  回到位于河北省献县的家中,王英轻轻打开书柜,小心捧起一本本泛黄的书籍——这是她多年跋涉大江南北,一点一滴搜集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的一支抗日队伍战斗史料。

  7年光阴,8万余公里行程,寻访34位老兵……在王英的书桌上,厚厚的采访笔记、各地寄来的信件、印着老兵们红色手印的纸张整齐排列,见证着王英跨越山海追寻英雄的艰辛。“我出生在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故乡,从小听着他的故事长大,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王英回忆。

  2018年,王英获中国散文学会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此后,她决定撰写马本斋的故事,“只有努力挖掘更多故事,才是对英雄的最好致敬。”

  在朋友的引荐下,王英拜访了冀中某支队政委张同钰的女儿张汉英。张汉英主动拿出了父亲珍藏的史料,其中包括一本《岁月如磐》。这本书详细记载了该支队粉碎“扫荡”、奔赴延安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为她的写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和新的思路。

  在那之后,王英踏上了寻访英烈之路。该支队摄影记者魏福凯老人生前告诉她:马司令会和战士们开玩笑互动,还亲手给大家打烧饼;96岁的支队老兵李凤炎回忆,马本斋的坐骑名叫“海里青”,他上马时不用蹬马镫,而是一跃而上……

  在搜集马本斋相关资料的同时,王英也了解到更多冀中其他支队队员浴血奋战的故事:19岁的女烈士张子风出身富裕家庭,仍毅然投身抗战队伍;14岁的战士丁天真在高纪庄突围战中本已成功脱险,却因为转身冲回战场营救战友而不幸牺牲……

  搜集到的故事越多,英雄的群像在王英心中就越发清晰、厚重。她的笔触,也渐渐从马本斋一人,延伸至一个支队、多个支队,甚至包括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无名英雄。

  在挖掘抗战故事的过程中,王英发现许多烈士与亲人失散,烈属们多年苦寻无果。原本只为写作搜集素材的王英,在采访途中也不断帮助烈士寻亲。她说:“为烈士寻亲不仅是为了还原那段历史,更是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2021年,有人主动联系王英,其亲属肖士相是冀中抗日队伍的战士,于1942年夏季牺牲,家人一直不知其牺牲地。王英凭借掌握的资料,判断肖士相可能牺牲在阜城县,便建议对方去阜城县本斋纪念园核对烈士名单。经核实确认,肖士相烈士果然长眠于此,亲属跨越数十年的寻亲梦终于实现。

  至今,她已为5位烈士找到了亲属,见证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团圆”。老兵们也亲切地称她为“支队的好女儿”。

  “每当得知还有健在的支队老兵,我都会立即出发去采访,及时留下更多记录。”多年来,王英争分夺秒,先后走访了34位支队老战士,采访了120多位知情人士,并在征得在世老兵同意后,采集了他们的手印,捐给纪念馆珍藏。2023年,王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不幸的是,2022年10月,王英被确诊乳腺癌。化疗期间,她仍坚持采访。“这一路,我一次次被抗战老兵的英勇事迹震撼。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应该滋养更多后来人。”行动虽因病受限,王英却仍在坚持。她积极帮助当时正在筹建的河北革命军事馆征集文物,目前已有40多件文物送达,另有上百件达成捐赠意向。

  今年2月,在王英的努力下,阜城县本斋纪念园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纪念活动。献县本斋初级中学50位师生代表,为88位烈士敬献鲜花。“等我身体好些,我计划带孩子们去更多的地方看看。”王英说,“危难关头,英雄们挺身而出,用青春、热血抵挡住了敌人的炮火,值得被后人永远铭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