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冀时评 | 绿色发展 河北行稳致远

2025-08-11 17:19:11  来源:

  冀时特约评论员:延 迹

  塞罕坝,这片承载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精神的土地,从“黄沙遮天日”到“林海泛碧波”,创造了人类生态修复的奇迹,成为河北绿色发展进程中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近年来,河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刻把握当下与长远、保护与发展、局部与全局的辩证统一,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统筹当下与长远。河北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力厚植绿色根基。从当下攻坚来看,河北勇啃生态治理“硬骨头”,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部退出“后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80%以上,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塞罕坝启动“二次创业”,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2%,绿色版图持续拓展。从长远谋划来看,河北制定《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绘就清晰蓝图。

  统筹保护与发展。河北深知抓保护与谋发展并不矛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并进。绿色转型升级方面,河北展现出坚定决心,统筹推进钢铁、焦化等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56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数量稳居全国第一。生态价值转化方面,河北充分挖掘绿色资源潜力,将其转化为强劲的发展红利,全省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居全国第1、第2位,绿电成为河北吸引投资、发展产业的金字招牌;各地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新的增长点,“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叫响全国,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

  统筹局部与全局。河北精准定位,坚决担负起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大使命,以一域之力为全局发展增光添彩,坚决筑牢京津冀生态环境屏障。雄安新区打造“城淀共生”典范,白洋淀水质连续四年巩固保持Ⅲ类,青头潜鸭等众多珍稀物种在此安家,“千年秀林”工程累计造林48万余亩,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雏形初现,为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提供宝贵经验。河北与京津携手共建跨界河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24年潮河、白河等跨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超六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塞罕坝的树,一棵接着一棵种;河北的绿色发展之路,一代接着一代走。我们坚信,河北将继续以塞罕坝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美丽河北建设,书写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答卷,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河北力量。

编辑:荣洁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