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11年10万多张!为老兵拍照,与时间赛跑

2025-08-06 19:04: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戚辉(左)在为一位八路军老战士拍照。苏晓明 摄

  汇集127位抗战老兵的照片,撰写人物故事介绍,精心设计排版样式……眼下,戚辉正在为抗战老兵们策划一场特别的影展。

  55岁的戚辉是中国联通河北唐山分公司的员工,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利用业余时间寻访抗战老兵,发起了一场关爱冀东八路军老战士的公益摄影活动,成立了一个由40余人组成的唐山公益摄影团队。11年来,团队为老兵们拍摄肖像,记录其抗战故事,关心他们的生活,足迹遍布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省份的27个县市区,行程达7万余公里。

  为何要为老兵们拍照?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戚辉为唐山玉田县村民王永贵拍照。“老人突然从牛皮纸包里掏出好多军功章,一下子神采飞扬,浑浊的眼眸也变得亮闪闪的!”他被这一幕触动了,一次次按下快门。

  戚辉小时候常听家中老人讲当地的抗战故事,见到王永贵后,他觉得自己对历史有了更鲜活的感知。他想:“老兵们年事已高,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把他们的身影和故事记录下来。”

  寻访老兵,并不像按动快门那样简单。老兵们身居何处,大部分线索都是通过热心人士辗转获得。“老兵们名字不确定,有的只知道可能住在哪个村庄,需要到村里挨门逐户地打听。”戚辉说,无功而返也是常有的事。

  困难重重,戚辉非但没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脚步。一次,由于拍摄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周,碰上老兵生病入院;还有一次,前一天与老兵约好见面,但第二天下午赶到时,老人已经去世……戚辉意识到:“为老兵拍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拍照留下了照片,但也不只是照片,戚辉说,这同样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一次,戚辉去看望一名老兵,老人已是癌症晚期,平日坐着轮椅。拍摄结束后,戚辉准备离开时,无意间回头,看到老人正由家人搀扶着,向拍摄团队敬礼。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戚辉的脑海中,他说:“寻访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我们的收获更多,老兵们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

  “吃饭时,我们把树叶子当碗,树枝当筷子”“当时打游击,一年要穿坏好几双鞋”“日本人用皮鞭抽我,还用辣椒水灌我,但我就是不说”……拍摄之余,团队还把老兵们讲述的故事一一记了下来。

  为了帮助改善老兵们的生活条件,团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物品和药品。戚辉一家人也齐上阵,妻子郭晓玲平日常为老兵们理发、做饭、修剪指甲,女儿戚恺彧则为他们拍摄短视频。

  截至目前,戚辉团队寻访了215位抗战老兵,为他们拍摄了10万余张照片,记录下60余万字,出版《永不褪色的记忆——冀东八路军老战士风采录》专题画册,并在京津冀等地举办“永不褪色的记忆”摄影展,参观人数超30万。

  “我们的寻访不会结束,宣传老兵故事也没有终点。”戚辉轻抚一张张照片,坚定地说。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8.5 第6版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