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英雄河北丨陈辉:拿枪的诗人,写诗的战士

2025-08-06 19:02: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陈辉。河北日报资料片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是陈辉烈士写下的诗句。他是一个拿枪的诗人,一个写诗的战士,这首诗,如今镌刻在他的墓碑上。

  陈辉,原名吴盛辉,1920年出生在湖南,自小爱好国文,喜欢看书。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放下书本、走上街头,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陈辉收拾行李,把党组织的介绍信缝在衣角里,奔赴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他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晋察冀通讯社记者。在抗战前线,他采写报道,创作新诗,作品持续发表在《晋察冀日报》《群众文化》《子弟兵》等报刊上。

  1940年秋,陈辉调到房山、涞水、涿县工作,先后任县武工队政委、区委书记等职。在这里,他与青年救国会同事一起深入拒马河畔的村庄,发动组织青年。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60多个村庄建起青年救国先锋队。他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培养骨干200多人,让青年救国会成为一支抗日生力军。

  “祖国呵,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不会滴一滴眼泪……”1941年6月,陈辉完成诗作《为祖国而歌》初稿。这首诗成为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涞涿地区广为人知的抗日战歌。

  1942年11月,日寇实行“扫荡”,陈辉等人成立武装工作队,深入涞涿平原地区,开展抗日根据地恢复工作。1943年春,组建游击小组,率领武工队接连拔掉日军炮楼,消灭敌人70多名。一年后,带领武装工作队跨越平汉路,10天连续5次冲出敌人包围圈。

  194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陈辉在韩村遭敌包围,苦战数时,壮烈牺牲,年仅25岁。

  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陈辉诗集《十月的歌》,陈辉的老战友、著名诗人田间在引言中写道:“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

  (河北日报记者孙青整理)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