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丨新闻特写:安置点夜话

2025-08-04 15:32: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冀时客户端报道 暴雨灾害发生后,兴隆县启用第二中学作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这里的情况怎么样?村民们的状态如何?来看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本台记者 苏杭:

  现在是8月1号晚上的19:48,在我身后从六道河镇正南沟村转移出来的20多名受灾群众刚刚抵达兴隆县兴隆二中安置点。

  登记、领物资、入住,不到十分钟,这批受灾群众就已安置妥当。吃完一顿热乎饭,相熟的村民打开了话匣子,聊起几天前洪灾中的惊险一刻。

  兴隆县六道河镇正南沟村村民 杨春生:

  县里没见着过这么大的水,你都说三辈儿了,那都没经历过。

  兴隆县六道河镇杨家台村村民 张合:

  开始一听轰隆隆砰一下子,就瞅见天直接就给扑过来了。

  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心理疏导,是这个夜晚最暖心的安慰,大家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来不及脱鞋,就枕着被子安然入睡。

  兴隆县六道河镇正南沟村村民 贺飞超:

  至少是放心了,发水也不怕了对吧。

  兴隆县六道河镇正南沟村村民 王丽娟:

  一家人在一起安安全全的比什么都强。

  目前,兴隆二中安置点已接收来自六个村的249名群众。食品、药品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兴隆县发改局项目建设中心主任 王孝欣:

  对我来说,对我们工作组来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比如说吃饭,他行动不便,我们去给他端过去,说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会带着医护人员做个简单的检测,在家怎么照顾老人,照顾他们就跟在家一样,没有区别。

  安置点的生活虽然安稳,但家里的一砖一瓦还是心里割舍不下的牵挂。

  兴隆县六道河镇杨家台村村民 张凤:

  想回家,谁不想回家,那家破也是个家。

  家住朱家沟村的王瑞朝、田文珍夫妇前几天就一直睡不踏实。家里的23只山羊已经几天没人喂了。

  兴隆县六道河镇朱家沟村村民 田文珍:

  那咋不着急呢,它在圈着,它没有吃,它不饿死了。

  兴隆县国动办副主任 人防办主任 李洋毅:

  我7月31日晚上就安排了这个事情,然后8月1日早上大概7点多钟,把羊圈门已经打开了,(记者:当时有没有一瞬间说我不做这件事情?)当时没有这种感觉,为他们服好务,让他们在这里住得安心,重建他们的信心。

  就是这样的用真心换真心,让村民们渐渐寻回了微笑。安置点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也悄悄点燃了乡亲们对重建家园的希望。

  兴隆县六道河镇杨家台村村民 张凤:

  就说上咱这救援队,啥话不说,打起来就走,这共产党,国家这政策也确实好,替老百姓想着这事。

  兴隆县六道河镇杨家台村村民 罗秀平:

  就是部队的孩子上我们那儿去100多口子,有一孩子瞅见我,他说你就像我妈,我就拍着这孩子,我说多不容易,你爹妈也惦记着你们。

  夜已深,灯光次第关闭。次日清晨,与太阳一同升起的,还有食堂里飘出的阵阵烟火气,那是生活的气息,也是温暖的延续。

  兴隆县六道河镇杨家台村村民 华保明:

  国家对我们这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也不能坐着等吃不是。我们是能有多大力使多大力恢复我们自己家园,能给国家减轻点负担,就减轻点负担。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