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银都花园小区居民在小区花园游玩。该小区自去年改造完毕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获得群众好评。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改造前,小区环境乱糟糟,燃气管道和热力管网老化,电线就像蜘蛛网,道路坑坑洼洼,公共绿地里堆着垃圾,蚊虫特别多。
改造后,道路重铺了,车棚扩建了,管网升级了,各类线路规范整齐,环境干净整洁,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河北各地不断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日前,记者走进一些老旧小区发现,经过改造,这些小区从“面子”到“里子”都得到了优化,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提升。
7月31日,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国银行宿舍小区居民在修剪花草。该小区改造完成后强化了日常管理,让改造效果更持久。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多元筹资,为改造提供支撑
7月29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长安区石纺一社区银都花园小区,只见柏油路平整宽敞,车辆整齐地停在车位里。
“小区建于1993年,入住之初,完善的配套、优美的环境让居民们高兴了好一阵儿。”石纺一社区党委书记张清泉说,时间久了,老旧的基础设施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原有的水泥道路变得坑坑洼洼,燃气管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热力管网老化问题突出。冬季供热时,为了确保老旧管网温度达标而加压,多次出现崩管断气抢修等情况。
在张清泉看来,小区各种问题叠加,改造工作迫在眉睫。2023年10月,银都花园被列入石家庄市长安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
资金缺口,是改造面临的第一道坎。该小区改造,政府投入了专项资金,但还不够,石纺一社区多方筹集资金,为改造提供资金支撑。
2024年2月23日,该社区组织了老旧小区改造座谈会,与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一起,商讨改造方案。为了实现一次开挖路面就能更换所有管道,他们又与改造队伍和燃气公司、热力公司召开会议。
经过协商,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出资322万元,对庭院燃气管道进行改造升级,为居民打造安全、高效的用气环境;国家电投出资241万元,对小区二次管网进行改造,为居民冬季供热筑牢温暖防线。
2024年,银都花园小区改造完毕,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小区的管网得到了更新升级;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变为平整的柏油路;停车位重新规划,停车难题得到缓解;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得到更换,居民休闲有了专属空间。
“燃气管道时间久了,怕不安全,供热管道因为老旧,冬天经常崩管抢修,室内温度也受影响。改造后,再也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了。”小区住户郑女士说,改造后,环境更美了,住着很舒适、安心。
听取民意,改到居民心坎上
7月28日,在邯郸市丛台区柳颐社区滏山花园小区,记者看到一个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车棚,占地360平方米,有多个充电桩,能为24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
“居民刷物业发的卡才能进入车棚,安全;1块钱就可充电240分钟,实惠。”谈起这个车棚,柳颐社区党委书记耿志敏说。
据介绍,滏山花园小区建于1999年,2019年被纳入邯郸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居民生活在小区,最清楚哪里有问题,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因此,改造要听民意聚民智,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打心眼里认可。
改造前,社区每周五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大家的建议,并通过居民微信群,对358户居民做调查,发现车棚、房屋保温和绿化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车棚面积很小,充电位也少,充电太难了。”
“我家是楼头,外墙没保温层,冬天不暖和。”
“楼和楼之间的绿化带里堆着垃圾,蚊虫太多。”
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
“改造中,将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车棚改成了360平方米的智能充电车棚,实施了外墙保温工程。”耿志敏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除了绿化带中的垃圾,种植了月季、鸢尾花等,还因地制宜设计建设了乐在棋中、孝老敬亲园、婆媳对夸角等9处文化主题游园。
此外,该小区新铺沥青路面6000平方米,更换便道透水砖2900平方米,补种绿植12900平方米,疏通下水管网900余米,整理杂乱电线700余米,扩建停车位80个。
“现在,大家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方便多了。早晨和傍晚,我们会到主题游园逛一逛,休闲有了好去处,生活十分舒心。”小区居民李树贵告诉记者,“改造充分征求大家意见,解决了大家最关心、关注的问题,改造效果很好,我很满意。”
改管结合,让居民住得舒心
7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国银行宿舍看到,月季开得正好,小叶黄杨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小区绿意浓浓。加厚的楼体保温层让房屋不再冬冷夏热,新增的消防站为居民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
“该小区建成于1998年,现有楼栋5栋,居民130余户。”石家庄市宁安街道社区建设和物业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占杰介绍,小区因建成时间较长,道路、墙体、排水管等老化严重。2023年,该小区开始进行改造,包含基础类改造和完善类改造两类。
“基础类改造,主要是将主路改造为水泥路面,更换破旧老化的排水管道,对外墙、内墙、走廊等进行粉刷等。”杨占杰告诉记者,完善类改造,主要是完善消防设施,新增自行车棚并配置充电桩,重新布置机动车停车场,修缮小区花园等。
杨占杰介绍,改造时,专门为楼体加装了保温层,规范了入户的各种线路,减少杂乱线路导致火灾发生的风险。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到底怎么管?
“定期维护,强化日常管理,让改造效果更持久。物业会定期维修灯具、健身器材等,会提醒居民规范停车,把电动自行车停至新建车棚充电。”杨占杰介绍,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他们会及时解决,确保居民诉求得到妥善处理。
“以前,小区的小花园里杂草丛生,蚊虫很多。改造后,种上了月季等,清理了杂草,蚊虫变少了。花园中间还有个休息区,摆上了两张围棋桌。还有一些健身器材,大家常来这里休闲和健身。”小区居民宋玉才说,他经常看到物业工作人员养护花草、打扫卫生,小区变得干净整洁,在这里住着感觉很舒服。(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 赵建)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