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县南台子西沟村有一个留守小组
“我们要为乡亲们守好家!”
7月31日,董建国(左一)接收消防救援队员捡到的现金。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7月31日中午时分,记者再次抵达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受灾最严重的南台子西沟村。与灾害刚发生时相比,这里已不再是“孤岛”,车辆可行驶到该村所在的山谷出口处,而7月29日,记者首次前往时只能步行。
进村路上,记者与几台大型修路机械擦肩而过。一名救援人员说,部队官兵已将道路抢修至村东,距村部还有3公里。在村委会,双眼布满血丝的包村干部董建国正在整理一沓现金。“这是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几位队员捡到的,一共10105元,让我找到失主后交还。”董建国说。
7月30日,全村最后一批群众被转移至安置点后,为更好开展后续抢险救援工作,村里成立了由县乡村干部组成的留守小组。
连续多日没能好好休息,董建国原本可以稍稍休整一下,但他依然选择留下,主动参与了留守小组。“我从2024年开始包村,对村情民情都很熟悉,所以我必须留下来,为抢险救援做好保障。”董建国介绍,成立留守小组时,县乡村的干部纷纷报名,最后大伙儿选出了包括他在内的7个人。
“我们要为乡亲们守好家!为早日重建家园打好基础。”董建国说。
村里的微型气象站如何维修?临时安置点借用村民的物资如何统计好……村委会里,留守小组的部分成员一边讨论,一边分派任务。
村委会外,留守小组成员、滦平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亚军正和消防救援人员商议下午的重点搜救区域。
连日劳累,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史海燕走起路来一瘸一拐。13点20分,行走不便的她熬好了一锅大米粥,招呼大家赶紧吃饭。
正吃饭时,董建国手机铃声接连响起,有乡领导打来了解情况的,还有亲朋好友问平安的……(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