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文博日历丨它们,“马友力”MAX

2025-08-01 10:31:2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博物馆里有个“顶流马团”

  见到它们后

  你可能会不由得感叹一句

  <太像上了一天班后的我了~>

  一起来看↓

  01

  打破写意风格的它们

  “马友力”MAX

  中国传统艺术造型

  有“写意为上,写实为下”一说

  △点击探索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为何改名为“铜奔马”

  写意的马儿形象

  看着有点儿“颠”

  而邯郸有三匹马却恰恰相反

  它们的出现

  比著名的“马踏飞燕”

  还要早400年左右

  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具有写实风格的青铜马

  △战国 青铜马 邯郸市博物馆藏

  肌腱隆突

  四肢发达

  背部丰满

  臀部强健

  说的不是你的健身教练

  而是青铜马作为战马

  所体现出的“马友力”

  哥仨不是亲兄弟

  而是最懂对方的上班搭子

  工作了一天后

  无须多言

  搭子最懂你的心

  如此写实

  难怪它们会被众多网友调侃为

  “纯牛马”

  02

  马尾辫“鼻祖”?

  仔细看

  三匹马的马尾都被绑了起来

  还打了个结

  这样的造型

  十分符合青铜马的写实风格

  因为在古代真实的战场上

  人们为了防止

  马尾在马高速奔跑的过程中

  甩来甩去

  误挂到树枝或者战车

  而造成翻车的惨烈后果

  特意将马尾绑起来

  以绝后患

  03

  它们是“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

  据专家推测

  这三匹青铜马很有可能是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产物

  当时,赵国军队依赖传统步兵加战车的

  组合作战方式

  在长期的对外军事斗争

  尤其在对抗三胡的战争中

  面对胡人骑兵

  只能被动挨打

  损失惨重

  赵武灵王发起“胡服骑射”

  将中原的宽衣博带服饰

  改为较为贴身的“胡服”

  将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

  改为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

  △邯郸市“胡服骑射”雕塑

  这样的改变

  扭转了赵国对外作战的局势

  还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

  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

  赵武灵王勇于打破思维定式的精神

  还在延续

  邯郸的街头、公园

  都还有不少“胡服骑射”主题雕塑

  马儿最真实的状态

  被准确地记录了下来

  仔细听~

  咯哒咯哒的马蹄声

  仿佛就在耳边

  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毕磊文案丨毛玥尹视觉丨朱灵萌审校丨朱冬梅 褚佩君统筹丨刘莹 武贺特别鸣谢丨邯郸市博物馆 总台河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