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华北油田追风逐日加快绿色转型

2025-07-31 09:26: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华北油田追风逐日加快绿色转型

  深蓝色的光伏面板铺展绵延,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光泽。7月18日,位于任丘市的华北油田采油一厂任一联合站光伏电站,新能源运维中队队长李曙光正手拿热成像仪,给光伏面板做“体检”。

  动作熟练、神情专注。在这片光的海洋中,李曙光不时停驻,清理设备积尘、测量表面温度,检查逆变器接线情况,以保证这里源源不断输出清洁能源。

  7月7日,任一联合站9.9兆瓦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这是华北油田冀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截至目前,任一联合站及周边光伏装机共13兆瓦,预计每年可发电152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073吨。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不仅能满足任一联合站及周边油井的绿电需求,还可有效缓解电网日间峰值压力,优化用能结构,赋能绿色低碳新型油田建设。

  解决了“电从哪儿来”的问题,维持供需平衡是另一项考验。

  在任一联合站数字化区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AR鹰眼系统全景监控光伏电站,发电数据实时显示。

  “这个平台是我们的智慧大脑,对全领域实时用电进行态势感知分析,均衡调配各类电源资源,在安全、绿色、经济中寻求最优解。”任一联合站站长朱佩华说,油气生产用电负荷是动态变化的,光伏发电也具有随机性,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维持发电与用电的瞬时动态平衡。

  能源行业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行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开发建设,华北油田在努力保持稳产的同时,加速竞逐新能源赛道,全面绿色转型。

  除了光能,华北油田对风能的利用,也正在加快推进。

  巨型打桩机轰鸣声响起,6月29日,华北油田首个绿电外送集中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万千瓦,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是华北油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任丘具有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华北油田经过全方位、多维度考察论证,选定在这里布局风电项目。项目采用高效能、低损耗机组,将装设24台单机容量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升压变电站,并配置储能装置。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届时可满足周边场站日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追风逐日的同时,热力四射的地下能源蓄势待发。

  作为华北油田最早开发的油田,留路油田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抽油机一起一落间,带来原油的同时,也带出了每年1亿多立方米的高温采出水。这些携带着余热的采出水,以前只是被简单地循环利用,现在生产中也能发挥余热。

  在留路油田余热站阀组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仪表显示,来液温度为110℃,这些热能就来自地下的采出水。留路油田利用光伏发电驱动设备,把采出水中的热提取出来,为生产提供热源。

  转油站是原油集输的中转站。过去用天然气加热,增强原油流动性。现在留路油田以余热代气,11台加热炉全部停运,实现变废为宝。

  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现在留路油田油管清洗、含油污泥净化处理等都实现了余热替代。最终处理达标的采出水还会回注地下,这样既保证采出水有个安全去处,又能补充因开采损失的地层压力,一举两得。

  从地下到地上,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今年以来,华北油田加速构建多能互补的供给新格局,在低碳油田建设、地热业务发展、风光发电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油田充分利用井场、站场以及闲置土地,推进油区和周边地区风光发电规模化开发利用,以绿电直接供给油田生产,助力油区全面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今年截至7月15日,华北油田新能源发电7508.5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120.2%,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万吨。

  积极发展新能源是华北油田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绿色低碳新型油田还体现在方方面面。

  近日,5辆满载二氧化碳的撬装车驶入华北油田八里西潜山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先导试验站,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储罐内。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二氧化碳注入量超20万吨,为京津冀“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工程技术研究所CCUS项目技术员侯东星说,油田近年来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上下功夫,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并注入地下油藏中,而且驱油效率较常规注气提高20%,为油田提质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向新求质,加速布局新能源。华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副经理杨臻介绍,目前,油田共有在运、在建清洁电力项目22个,清洁电力装机规模达148兆瓦。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发电能力可达2亿千瓦时,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河北日报记者 贾 楠)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