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邱县的乡村与社区间,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她们带着满腔热忱走家串户,用行动传递着“重情轻礼、和睦家风”的文明理念。这群被称为“公益红娘”的志愿者,不仅是婚恋路上的“牵线人”,更是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以点滴善举汇聚成邱县的社会新风尚。
“以前帮年轻人牵线,全凭热心肠,遇到彩礼纠纷、观念分歧,常常力不从心。”“公益红娘”李桂丽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为让婚恋服务更规范、更有力,邱县整合县委宣传部、妇联、团县委等多方力量,在康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公益红娘志愿服务基地”,为志愿者们搭建起固定“主阵地”。
如今,基地定期组织培训,邀请婚恋专家、心理咨询师授课,从沟通技巧到法律常识,让“公益红娘”从“热心人”变身“专业者”,让这份善意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彩礼要‘万紫千红一片绿’?不如看看小王家——没要高价彩礼,小两口攒钱买了车,日子过得比蜜甜!”在邱城镇的婚恋课堂上,“公益红娘”张阿姨用身边事讲透大道理,台下年轻人听得频频点头。
在“公益红娘”的工作清单里,“牵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播撒健康婚恋观的种子。她们走村入户时,总不忘带上“婚事新办”的宣传册;调解矛盾时,常把“重人品轻物质”的理念融进去。遇到因彩礼僵持的家庭,她们会算“经济账”:“彩礼过高,婚后日子紧巴巴,何必呢?”也会讲“感情账”:“真心对人才是福,面子不如日子甜。”渐渐地,“少点彩礼、多点真情”成了邱县不少年轻人的共识,曾经的“攀比风”悄然淡去。
一对新人婚事简办,省下的钱捐给村里的养老食堂;两户家庭因婚恋结缘,从此互帮互助成了“好邻居”……在邱县,“公益红娘”牵起的不仅是红线,更是联结社会温情的纽带。
她们既是“矛盾调解员”,用耐心化解婚恋中的摩擦;也是“新风宣传员”,带着“和睦家庭”故事进社区、赶大集;更是“和谐催化剂”,把志愿服务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如今,邱县的“公益红娘”队伍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近300人,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加入移风易俗的行列,有人主动简化婚礼流程,有人争当“家风宣讲员”,“文明婚恋、和睦家庭”的新风尚,正从一个个小家蔓延到整个邱县。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万永强)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