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工业区蝶变生态园

2025-07-07 15:45: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我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厚实,美丽河北生机盎然。

  《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今天走进邯郸市复兴区。从工业区到生态园,在这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之美,更是发展之兴。

  活力中国行·河北篇 

  

  又是一年盛夏,又迎一年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好风景。在邯郸市复兴区,园博园内盛放的满池荷花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骑行、赏景。

  邯郸市复兴区居民:

  这边真的环境非常美,没事的话我们可以多邀一些我们的小伙伴,来这边一块骑行、溜达。

  虫鸣鸟叫相伴、如画风景随行,这是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最直观的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是生物多样性这个专有名词更具象的表达。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 齐伟:

  生物多样性不只是咱们日常看到的鸟多了、鱼多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为人类提供食物、水源等关键资源,动植物以及它们的基因、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都包含在其中。

  如今游客众多的邯郸园博园,几年前还是当地堆放矿渣的场地,而邯郸市复兴区作为传统工业区,更是一度用全市三百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当地十分之一的GDP。但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横穿其全境的沁河甚至一度干涸、断流,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下降。

  痛定思痛,复兴区开始了一场绿色救赎:关停重污染企业、清零"散乱污",生态修复工作也同步跟进。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区分局 张胜利: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把河流生态修复作为重要的攻坚目标,通过实施引漳济沁、水域连通等工程,每年向沁河进行生态补水大约300万立方米。

  治污、补水、修复……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更多的则是从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着眼。您看,在沁河河道中,能看到这样干枯的树干一一不是没清理,而是刻意为鸟儿留下的栖息地:帮助它们阻隔陆地捕食者的同时,为其搭建起一个观察、捕食鱼类的绝佳平台。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区分局局长 尚雷:

  我们依托原有的地形地貌,种植了大量的本土植物,像芦苇、香蒲、槐树、柳树等等,让生态系统更好地融合起来,我们还保留了原有的缓坡、树岛,给野生动植物更大的生存空间。

  如今,经过修复的河道中已是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顺流而行,当地还通过打造16公里长的沁河郊野公园,将当地23个沿河村庄串成一线。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区分局局长 尚雷:

  这涵盖了复兴区80%多的农村区域,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位,通过沁河形成了一个带状的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和谐共生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扎实开展的河湖治理、生态修复,让原来的矿坑、堆场成为景观节点,告别此地许久的水鸟再次回归,成为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的体现。同时,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党支部书记 王生良:

  我们绿化率高了,生态也好了,我们把矿工帽摘了,吃上了文旅饭和电商饭,收入我们是一年一个台阶,2024年收入就是人均达到了3万多。

  目前,复兴区的森林覆盖率从21%提升至52.1%,监测到高等植物及脊椎动物489种。原来的钢铁、煤炭主产区,如今连续登上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等重量级榜单。

  邯郸市复兴区委副书记 王瑞峰: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推广等工作,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