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雄安新区:“三楼”模式服务疏解

2025-07-07 15:05: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新华社客户端河北频道7月4日电(记者龚璟璐)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作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项目,集聚了60余家疏解企业、2500多名员工。河北雄安新区坚持党建引领,选取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作为建设试点,构建“楼共建、楼里办、楼悦享”楼宇党建+青年发展型社区模式,有效破解了疏解企业面临的“组织散、服务弱、归属难”难题,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疏解效能,打造了具有雄安特色的疏解服务样板。

  楼共建,共建一个党建引领平台

  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立刚表示,面对入驻企业彼此独立、缺乏共享机制的问题,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和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党委积极创新组织架构,联合13家党员多、规模大的疏解单位组建功能型楼宇联合党委,形成“大党委”统筹、成员单位协同的联动机制。

  ↑2024年9月25日拍摄的“商服楼宇党委第一次党委会”现场。(杨程 摄)

  为了让机制运行高效,楼宇联合党委首先让思想统一起来,共同学习推动疏解的新制度、新政策、新举措,坚定“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战略定位的信心;同时,依托党建联席会让问题解决开来,联动相关单位解决“停车难”等共性诉求;此外,建立轮值单位制度让成员单位联动起来,14家成员单位按月轮值牵头组织活动;并且通过阵地共享机制让党建资源活起来,整合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单位开放党建联建交流学习示范基地、“工银雄安撮合荟”等自有优质空间。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了思想共识与发展合力,为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和营造活力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楼里办,围绕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坚实的组织共建基础上,楼宇联合党委聚焦提升服务效能,以“一队一图两清单”为抓手,为楼宇入驻企业及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先,让政策服务“精准化”。创新设立“企业服务超市”,集成228项政策服务与42项代办事项,配备“红色管家”提供全流程帮办,累计服务企业259家、办结诉求1043件次,实现“足不出楼就能办”。

  其次,资源调度迈向“数字化”。绘制7类51项内容的“商服中心资源地图”,覆盖135家商户,开发“商服通”小程序,集成政策查询、场地预约、诉求反馈等功能,注册用户超10万,日均访问量超过900次。

  此外,破解难题实现“高效化”。成立“服务先锋队”,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企业50家。针对走访中企业集中反映的“停车难”问题,楼宇联合党委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通过升级停车场系统8项功能,实现30秒内精准寻车,停车场车辆通行效率提升40%,企业满意度达98%。高效服务使企业从“被动承接”转向“主动融入”,今年以来新增入驻单位5家。

  楼悦享,实现共创共享

  在筑牢组织基础、优化服务保障的同时,楼宇联合党委还打造了“1+N”活力场景,将党建融入青年“话语体系”,有效激发楼宇青春动能。

  楼宇联合党委着力构建活力阵地场景,盘活公共区域资源,打造了面积达2500平方米、集11项功能区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营造“咖啡吧式”社交场景,成为青年“愿意来、留得住”的活力空间。

  依托这一活力阵地,楼宇联合党委打造了新区宣介窗口场景,先后与团省委、非公企业党建杂志社等单位开展经验交流与共建联建活动,实现党建交流与新区宣介深度融合,提升雄安创新模式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楼宇联合党委会还致力于深化学习交流提升场景。例如,开设青年夜校,联合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推出职业技能、生活美学等4类11门课程,吸引800余名青年报名。同时,开展党建文化交流分享,新区党群工作部、雄安集团等单位开展党建工作专题培训、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有效凝聚了楼宇党组织思想共识,激发了组织活力。此外,动员轮值单位共享楼宇资源,今年中交建设有限公司、雄安金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活动。

  ↑2024年11月22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服务疏解发展座谈会”现场。(杨程 摄)

  雄安新区以商务服务中心为试点,探索实践的“三楼”模式,为提升新兴领域党建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雄安方案”,为“未来之城”建设注入澎湃的组织动能。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