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双争有我。
近年来,唐山市以“双争”活动为引领,用一抹抹志愿红点亮城市街角,以一次次暖心服务浸润市民心田,勾勒出“英雄城市・大爱唐山”的温暖剪影。这座从废墟中崛起的英雄城市,正以独具特色的志愿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动人篇章。
薪火相传,精神内核始终如磐。精神的传承与共鸣,是志愿服务行稳致远的根基所在。作为全国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唐山的志愿服务从开始就与城市基因深度交融。1976年大地震后,无数爱心人士通过扶孤助残的善举,拉开了这座城市志愿服务的序幕。1990年起,连续35年从未间断的“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更让雷锋精神深深融入城市血脉,“谁说雷锋没户口,唐山雷锋月月有”成为英雄城市形象的生动注脚。如今,抗震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理念早已深深植入唐山志愿服务之中,并在传承中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夯基固本,工作体系越织越密。科学完善的体系,是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唐山市注重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政府社会公众“三维协同”,在全省率先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将文明办、民政、工会等18个部门纳入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党员、青年等群体建立群体志愿者队伍,统筹协调网络文明、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行业志愿者队伍,引导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相关人员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依托文化场馆、公园景点、暖心驿站等地设立志愿服务站点2623个,推动志愿服务覆盖各行各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体系。
各美其美,特色品牌不断涌现。更好满足群众所需,是志愿服务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唐山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差异化发展,打造出“寸草心爱老敬老”“老帮老”“爱心爸妈”“关爱我的残疾人邻居”等一张张“金名片”,把温暖精准送到百姓身边。仅“寸草心爱老敬老”品牌,6年以来就累计开展了8740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151万小时,参与青年志愿者达33.3万人次。一个个品牌的建立,一项项活动的开展,都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让志愿服务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的民生工程,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人人参与,友爱互助蔚然成风。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志愿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唐山市将志愿服务审核权下放到基层社区,将网格员全面纳入志愿者队伍,组建唐山爱心商家等6大爱心联盟,动员1.21万个商家加入平台,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和对象范围,“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如今,唐山市注册志愿者180余万人,志愿服务团队近8500支,他们的身影每时每刻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2024年,唐山市创新打造积分奖励回馈平台,激励志愿者以服务得积分、以积分获礼遇,推动志愿服务由“单向流动”向“双向循环”转化,让“好人得好报、善举有回响”在唐山成为现实图景。
微光汇聚终成炬,大爱唐山向未来。我们坚信,这座英雄城市必将以“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生动实践,让文明之花在渤海之滨绚烂绽放,照亮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