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唐山:180万志愿者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2025-05-22 16:01: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唐山市推动"双争"活动不断深入人心,如今,近8500支志愿服务队、180多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传递向善向上力量,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本台记者 石博宇:

  每周三,是唐山市赵开楼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集中开展志愿服务的日子,在这一天,社区的小广场上就像集市一样热闹。不管是家里坏个物件,还是自己有个腰酸背痛,都会到这儿找志愿服务队帮忙。

  唐山市路南区赵开楼社区居民 边淑芹:

  颈椎不太好,上这儿来了觉得按按摩感觉好受。

  唐山市路南区赵开楼社区居民 李玉凤:

  我那刀钝了,我不会弄,到这儿人家给磨了,特别快,特别好使。

  赵开楼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1年,是唐山市成立最早的志愿服务队之一。队员都是社区的老人,他们互助结对,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孤寡、病残、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慢慢扩大到在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老帮老"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张庆祥:

  星期三是搞的是大活动。平时的时候我们就是老人与老人结对子,进行日常照料、健康体检,这些能做的力所能及的,我们就是给大伙儿做做。 

  志愿者宋恩萍和宋立芝共同结对照顾邻居张桂芳,至今已经3年。

  唐山市路南区赵开楼社区居民 张桂芳:

  我眼睛不好,帮助我干这干那,心里特别温暖,特别高兴。

  "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宋恩萍:

  今年71岁了,从1997年开始我就干公益活动,今年已经干了28年了,只要是我身体允许的话,我就一直干下去。

  本台记者 石博宇:

  赵开楼社区有居民3300多人,不仅老年人争着做志愿者,据我了解,在这个社区还有一个红袖标志愿服务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最小的年仅19岁。

  红袖标青年志愿者 陈徐超:

  我们平时会排查小区安全隐患,铲除小广告,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入户走访调查,入户登记,为社区居民贡献一份青年志愿者的力量。

  一个社区就有2支志愿者团队,这在唐山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唐山市将志愿服务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分层引导、分类施策,先后成立疑难重症医疗援助等10支市级志愿服务大队,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近8500支,累计注册志愿者超过180万人,打造了"寸草心爱老敬老""爱心爸妈""共享爷爷奶奶"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精准触达。

  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 乔淑承:

  近年来唐山市、县两级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我们唐山大地蔚然成风。

  本台记者 石博宇:

  我手机上的这个界面,就是"幸福唐山"的APP。登录幸福唐山,就可以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并线上接收任务。同时,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积分,以积分获礼遇,让志愿者获得精神、物质双奖励。

  2024年,唐山市创新"平台+"志愿服务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将志愿者和志愿团队注册、服务项目发布推送到公众面前,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范围。

  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 乔淑承:

  目前,平台入驻爱心商家1.2万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4万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有70万余人次。今年我们还开展了"年度志愿者之星"发布活动,通过典型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全市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尚。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