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英雄故里  红色回响(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2025-04-25 17:10: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马本斋像。

  献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春风拂过大地,村民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享受着暖阳,孩子们在干净的道路上追逐嬉戏……记者漫步河北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马本斋抗日故事文化墙、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马本斋纪念馆……整个村庄宛如一座红色文化展示大舞台。

  在马本斋纪念馆广场上,马本斋骑马挥刀杀敌的雕像巍然矗立。

  “你看这张黑白瓷盘像,照片是青年马本斋在江西从军时拍摄的,后来在景德镇烧制成瓷盘像,一直保存至今。”走进纪念馆,讲解员李倩指着马本斋瓷盘像介绍,“这是马本斋唯一的一张全身立像。瓷盘像中的马本斋,身形高大、英勇威武。”

  1902年,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今属献县本斋回族乡)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1937年,面对日军大举进犯华北,马本斋义愤填膺,动员本村青壮年,组织起回民抗日义勇队,后编入回民支队。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歼敌数万,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随部队赴延安途中,马本斋积劳成疾,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终年42岁。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1944年,冀中八分区行政公署将东辛庄改为本斋村。1952年12月,本斋乡成立。1957年12月,本斋回族乡正式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区划调整,现本斋回族乡驻本斋东村,辖本斋东、本斋西、黄芦铺等11个村。

  时光悠悠,战火的痕迹已渐行渐远。英雄的热血与忠诚,已经深深融入他们所守护的这片土地。

  在献县陈庄镇苗庄村村民赵文岭的院子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了书法和摄影作品。赵文岭不仅是一名农民摄影师,更是被大家公认为研究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活字典”,他走过了许多地方,拍下了百余位回民支队老队员的肖像及图片。

  赵文岭腾出了家里的四间楼房还有平房的客厅,建起了“马本斋事迹资料珍藏馆”,展出这些年他拍摄的与马本斋有关的人和物。30多年来,赵文岭共办了200多场展览。由此,这里也成为沧州市的“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赵文岭总是随身携带一些照片,走到哪儿,就把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英勇事迹宣传到哪儿。如今,年逾七旬的他提到马本斋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赵文岭说:“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用生命和鲜血报效祖国,而我希望通过手中的相机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英雄。同时,我也在纪念馆、博物馆和学校举办讲座,向孩子们讲述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行走在英雄故里,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浸润。2020年底,本斋东村被纳入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在村史馆配馆中,陈列着本斋东村历年来获得的各项荣誉。

  如今,马本斋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著名“打卡地”,每年都会有大批干部群众前来瞻仰,接受精神洗礼。

  记者采访这天,恰逢一群中学生在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扫墓,他们将鲜花敬献于碑前,感受着英雄烈士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永恒印记。

  本斋回族乡本斋初中七年级学生许晴说:“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缅怀英雄,更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要以烈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