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2025-04-19 18:39: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中新网雄安4月18日电 题: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作者 王夏菲

  午后的阳光照在白洋淀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村民带着家养鸬鹚乘渔船向淀中驶去。淀边,新鲜的蒲草正在春天拔节生长。

  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的淀边村杨庄子村,成捆的金黄蒲草是村民们记忆中的生活底色,蒲草编织是这里世代相传的传统手艺,但这份“生态馈赠”曾因产业化缺失难以造福于民。

  “过去家家户户都会蒲编,但没人组织,卖不出价。蒲草烂在水里,手艺也快失传了。”赵北口镇党委书记辛红坦言道。

  近年来,白洋淀水质提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优质水源滋养的蒲草柔韧耐用。2024年9月,由赵北口镇“两委”牵头破局,村集体注册成立“创富工坊”,初衷是整合零散的手工艺人,将蒲草编织从家庭自用的“老手艺”升级为富民产业。

  3月26日,“创富工坊”内,村民正在编织蒲团。 王夏菲 摄

  “目前有50名村民长期参与编织,村民免费领原料,按件计酬,时间自由。”辛红介绍说,“创富工坊”采取“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赋闲在家的妇女、老人等群体提供免费培训与原料,带动家门口灵活就业。

  走进“创富工坊”展厅,精巧的蒲团、时尚的猫窝、印有“雄安”字样的圆枕等蒲编产品琳琅满目,大部分样品已被贴上“售罄”标签。辛红说,纯手工制作效率有限,目前订单数量远超产能。

  今年60岁的赵凤荣是首批加入“创富工坊”的村民之一,她边编蒲团边笑言:“年轻时编筐自家用,哪想到老了还能靠这手艺挣钱!”

  截至目前,“创富工坊”已开展三期培训,培养近50名手工艺人,人均月增收1000元至3000元,间接带动收割、编织、直播销售等岗位200余个。

  2024年11月16日,白洋淀畔,村民正在晾晒蒲草。(资料图) 陈伟 摄

  2025年3月,“创富工坊”与北京印刷学院达成合作,开发更具年轻化、国际化设计的蒲编产品。

  “蒲草天然亲肤,设计赋能可以让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开拓更广市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副教授、带队教师赵颖介绍说,本次合作设计内容包括“创富工坊”的VI系统(视觉识别系统)、IP形象、蒲编产品等,项目团队成员包括该校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20余人。

  眼下,“创富工坊”正筹备第四期培训,同时正对接跨境电商平台。“纯手工制作、绿色环保是蒲编的特色和优势,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辛红表示,“未来,我们还要让这份独特的‘白洋淀手艺’走向世界。”(完)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