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西瓜苗成为“抢手货”

2025-03-10 17:09: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本报记者 朱 虹 陈汝健

  3月8日,记者听说一位来自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带了9棵西瓜苗来参加全国两会,想见识一下,却落了空。“你来晚了,我还没到驻地,西瓜苗就被大家分走,太抢手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合作社社长李素环,像在夸赞自家孩子一般,笑着对记者说。

  说起为何带着西瓜苗来全国两会,李素环打开话匣子:“我可不是来炫耀自己家品种有多好,而是想让大家知道科技对农业有多重要,农业人才对农业振兴有多重要。”

  李素环为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她拿着一棵夹着红夹子的嫁接西瓜苗。“下面是砧木,上面是西瓜苗。”她说,如果一块土地连续两年种西瓜,会导致土壤“伤病”增多。

  从1994年开始,李素环就通过嫁接模式,摸索解决西瓜重茬问题。“这些年,我们用过南瓜砧木、葫芦砧木,一用就是20年。”李素环说。

  直到4年前,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砧木——野西瓜嫁接西瓜苗,经过几年的实验、示范,瓜农们发现西瓜的口感更好了,糖度更高了,也更受市场欢迎了。让李素环兴奋的是,“野西瓜和西瓜就如同亲姐妹,用它作砧木,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同时,野西瓜砧木抗病能力强,根系庞大,吸收养分多。“这意味着不需要使用大量农药化肥,我们的西瓜更绿色、更有机了。”她说。

  近几年合作社跟科研院所、高校对接,时常邀请专家讲解农业技术。跟专家合作的过程中,在田间地头工作了30多年的李素环意识到,传统种地靠经验,现在得靠科技,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

  “我建议把专家的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只有他们来的次数多,我们才能学到真东西。”李素环说,让农业专家培养乡村专家,让老百姓也参与到科研中来,才能做成事儿。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