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全国化工行业首创!河北这个“森林工厂”为碳减排提供“中国方案”

2025-02-24 18:21:46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全国化工行业首创 实现从废到用蝶变

  “森林工厂”为碳减排提供“中国方案”

  一年“吸碳”35万吨,相当于植树3万余亩

  2月23日拍摄的河北建滔年产80万吨醋酸碳利用项目现场。 牛文平供图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周聪聪、姜艳)一道道阀门轻启,从燃煤烟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在生产管道一路穿行、分解,最终与甲醇相遇生成醋酸,实现从工业废气到化工产品的蝶变。

  2月23日9时,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建滔”)年产80万吨醋酸碳利用项目投产,一个“碳排放—捕集—利用”的完整闭环正式形成,这在我国化工行业尚属首次。

  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森林是减缓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的超级“吸碳器”。捕集厂区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再利用其作为关键原料制成醋酸产品……河北建滔,仿佛是一座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森林工厂”。

  “企业每年将‘吸碳’35万吨,相当于植树3万余亩。其中,自家厂区捕集20万吨,从周边企业收购15万吨。”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兵海说。

  在生产厂区内,两个巨大的银色球罐巍然矗立。这是为醋酸生产线输送二氧化碳的储气罐。

  这些二氧化碳来自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燃煤烟气。以往,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后,烟气会被直接排掉,大量二氧化碳也随之排出。但就在去年,一套碳捕集装置的启用,为烟气排放口戴上一个“大口罩”。

  这套装置由清华大学研发,是目前全国化工行业最大的燃煤烟气碳捕集项目。烟气通过这个“大口罩”时,二氧化碳会被自动捕集。

  作为一家传统煤化工企业,河北建滔曾是排碳大户。2020年4月,因为去产能,企业关停了焦炭主业,这导致醋酸、纯苯等下游生产线的碳原料全部外购,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企业一时陷入困境。

  5个月后,国家明确提出“双碳”目标,这为河北建滔打开发展新思路。生产需要大量二氧化碳,能否以此为切入点补链强链?一个如森林光合作用一样的碳循环产业链构想,应运而生。

  赵兵海说,捕碳用碳,将二氧化碳变成工业原料,可使每吨醋酸成本降低约30元。传统企业焕新重生,2025年预计产值将达50亿元。

  “目前,碳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挑战之一。多数企业捕碳后只能封存,原因就是找不到变废为宝、落地生金的应用场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表示,河北建滔的碳循环项目,为全球碳减排提供了“中国方案”。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