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彪红脸社火,深受群众喜爱。锣鼓喧天、社火登场,浓浓年味儿穿越古今。节日里的非遗,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
井陉矿区的社火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李连贵从13岁跟着师傅学徒,如今虽然已是74岁高龄,依然每天带领队员们在矿区各处进行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彪红脸社火代表性传承人 李连贵:
现在我已经带了有八十几个徒弟了,我愿意把矿区的社火发扬光大。
因为融合了武术、杂技、戏剧等艺术特色,社火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白彪社区,红脸社火已经传承了42代,从大人到孩子,家家户户都耍社火,逢年过节,大小庙会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队员们每每排练,李连贵都会坐镇现场。白彪红脸社火之所以远近闻名,主要是武打动作套路多、节奏快,演员之间必须配合默契,点点惊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彪红脸社火代表性传承人 李连贵:
你比如说吧,四个人打一个人,一个穿你这里(颈部),一个拨你腿部,一个穿你腰部,个人是个人的动作,你要顾上边要顾下边要顾旁(左)边要顾右边,都得记住。
他的徒弟中,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坚力量。19岁的何帅彬饰演的张飞不仅动作敏捷,眼神拿捏的也十分到位。今年18岁的石美钰和许靖茹从11岁起就开始学习社火表演。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白彪红脸社火表演队 许靖茹:
一开始不会,手跟脚不是一块儿的,不协调,后来一直练一直练,好几个师傅一块教我,后边才学成了。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白彪红脸社火表演队 何帅彬:
从骨子里边就特别热爱这个艺术表演,想把这个传承下去。
最期待的莫过于粉末登场的时刻。午饭过后,描画脸谱,整理行头。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花脸的吕布……不一会儿,一个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锣鼓喧天,年味儿浓浓,在刀枪剑戟的你来我往中,队员们尽情展示着白彪红脸社火的精气神儿。这项百年非遗,在代代相传中依然充满活力。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白彪红脸社火表演队:
祝大家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好运连连!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