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文化中国行丨白洋淀: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交融

2024-12-12 18:28:27  来源: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

  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这是诗人笔下令人心旷神怡的

  白洋淀的风光

  白洋淀(资料图)。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历经7年多的治理与修复

  如今的白洋淀

  水质连续三年保持在Ⅲ类

  “华北明珠”风采更甚

   

  春天芦苇出水,满淀青翠

  夏天绿苇摇曳,荷花吐艳

  秋天芦花纷飞,水鸟翔集

  冬天地冻冰封,一片碧玉

  群鸟在淀面嬉戏。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经过一系列治本之策,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淀区水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华北明珠”生机盎然。图为白洋淀十里长廊。河北日报记者耿辉 摄

   

  白洋淀的美不只在风景

  更在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芦苇

   

  作为白洋淀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

  “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流传已久

  人们打苇编席,再卖席换粮

  构成了当地最普遍的生产方式

  收割芦苇现场。刘东尧 摄

  在安新县圈头乡采蒲台村的一处农家院内,今年80岁的村民杨大军在编苇席。(2024年7月10日摄)

   

  随着时代的变迁

  家家编席忙的场景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芦苇以一种新的形式

  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芦苇画

   

  壮丽的万里长城

  宏伟的雄安高铁站

  可爱的青头潜鸭

  ……

  在这些勤劳智慧的技艺人手中

  芦苇的艺术价值不断被挖掘与创造

   

  2009年

  白洋淀芦苇画被列入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4年5月1日

  白洋淀芦苇画《万里长城》

  亮相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白洋淀芦苇画《万里长城》。中国雄安官网发

   

  从铺在炕上到挂在墙上

  从地域文化到走向世界

  白洋淀的芦苇变迁

  见证着白洋淀人生活中的变化

   

  白洋淀

  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

  这里曾是英雄雁翎队伏击日寇的主战场

   

  以白洋淀为背景

  创作出的红色经典作品

  《小兵张嘎》《白洋淀纪事》

  ……

  都向我们娓娓道来

  白洋淀人民英勇抗争、顽强生活的故事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

  革命先烈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和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京剧《小兵张嘎》演出现场。中国雄安官网赵伟彤 摄

   

  雄安新区设立后

  这方水土与生活在这里的人

  翻开了新的一页

   

  “华北明珠”白洋淀

  也愈加生机盎然

  璀璨夺目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