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河北省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4-11-21 09:34:59  来源:河北日报

  森林覆盖率达83%,拥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60种、脊椎动物206种,其中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南方,有一座动植物的乐园,被誉为“天然基因库”,这就是河北省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近1.3万公顷的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如何保障?11月5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在管理处防火指挥中心,一块电子屏幕映入记者眼帘。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监控员不时切换画面,紧盯不同点位的数据变化。

  大海陀山高林密、地势复杂。从前,防火巡护主要依靠护林员的双脚双眼,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遇有浓雾等恶劣天气更加吃力。“自从有了‘数字卫士’,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保护区进行实时监测了。”监控员狄亚楠介绍。

  狄亚楠口中的“数字卫士”,是“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这套系统配备有29个重点卡口监控、22个语音提示杆、28个预警监控监测设备,分布在保护区的关键点位。只要出现疑似火情,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监控员可通过智能终端“一键喊话”,调度附近的护林员进行现场确认。“如果疑似火情出现在高地或密林,我们还会启用无人机近距离观察。”狄亚楠说。

  记者注意到,在“智慧海陀”平台上,保护区各处生态环境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全自动水面数字蒸发站等回传的数据也在实时更新。

  “这是我们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保护区管理处环境监测科科员赵俪茗说,过去他们要定期上山、下水收集数据,不仅效率低,数据也缺乏连续性。现在通过系统,保护区内的水、光照、土壤、气温等实时数据能第一时间上传平台并自动分类统计,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做好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除了各类监测站,保护区还布设了108台红外动植物监测仪和30台树木生长监测仪,不间断地对域内动植物生存状态进行监测分析。

  “有了各类监测系统,我们相当于增加了很多双眼睛和耳朵,使我们对保护区的认识更加全面。”赵俪茗告诉记者,通过监测发现,近几年,保护区内斑羚和狍子的数量明显增多,野猪的种群数量也在上升。去年,他们通过系统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山西杓兰,今年又连续监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反映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赵俪茗说。

  “数字”加持下,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了更好守护。今年以来,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启动了“SITE—100国际大科学计划昆虫多样性监测”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展了苔藓多样性调查,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了鸟类监测体系……“插上数字的翅膀,这座‘天然基因库’正释放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赵俪茗自豪地说。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 霍相博)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