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游客在邯郸市峰峰博物馆欣赏磁州窑古代瓷器。
10月20日,邯郸市峰峰矿区智晖彩艺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编钟造型茶具。
10月20日,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泉头社区,小朋友参与磁州窑陶艺制作课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10月20日,邯郸市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立忠(右)在坯体上彩绘。他成功复原磁州窑失传的装饰技法20余种。
10月20日,工匠在展示拉坯技艺。
10月20日,邯郸市磁州窑现代陶瓷艺术馆,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和陶瓷艺术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10月21日,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检测瓷器质量。目前,峰峰矿区有陶瓷企业82家,年产值5.23亿元。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一带,其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至宋金元时达到鼎盛。峰峰矿区彭城镇是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千百年来,窑火不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花瓷器著称,其装饰技法独树一帜,主要采用铁锈花、刻划花、剔花等手法,展现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磁州窑烧制技师从做陶到做瓷,不断推陈出新,技艺日益精湛。他们从描绘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到书写诗文书法,从原料采集到拣选加工,逐步完善了72道工序,使得这一古老的技艺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千年窑火,余韵悠长。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峰峰矿区新一代磁州窑工匠正坚守传统,致力于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当地近百家磁州窑经营实体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古老的磁州窑烧制技艺在新与旧的碰撞中重现繁华。 (经济日报记者 翟天雪 王墨晗摄影报道)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