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点亮新中国的地标丨雄安:听,一座城的拔节生长

2024-10-06 11:0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果“时间”有样子

  2017年—2024年

  该是怎样的模样?

  是初生婴儿

  从牙牙学语,到坐进学堂

  是一座城

  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

  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中国大地上——雄安的模样!

  雄安建设进行时。视频素材:官方提供

  瞰雄安

  起笔,即是世界眼光

  落笔,便是千年之城

  如果“时间”有样子

  是雄安“惊艳世界”的模样

  多国政党代表走进雄安。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大任何以降雄安?

  2017年

  中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

  规划范围涉及

  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

  及周边部分区域

  作为

  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选地

  三县历史悠久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捷通畅

  生态良好、开发度低

  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郑重落笔

  雄安夜景。刘光昱 摄

  雄安新区“新”在哪里?

  取自“雄县、安新县”

  各一字的雄安新区

  “雄”字是雄关漫道的“雄”

  是宏伟、阳刚、英雄

  “安”字是安平天下的“安”

  是稳定、牢固、安康

  兼具地域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

  而新区之“新”

  则在于“以新破局”坚持

  世界眼光 国际标准

  中国特色 高点定位

  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为中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努力建设

  “未来之城”“智慧之城”

  “生态之城”“人民之城”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样板”

  雄安建设进行时。视频素材:官方提供

  瞰!

  雄安有一道“地上银河”

  从夜空瞰雄安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夜幕下

  各建设片区

  灯火通明,灿若星河

  此间建设者日夜奋战

  雄安建设进行时。视频素材:官方提供

  七年多

  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14亿元

  开发面积覆盖190平方公里

  总建筑面积达4521万平方米

  4251栋楼宇拔地而起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耿辉 摄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刘光昱 摄

  雄安新区

  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

  蝶变为“一座城”

  如果“时间”有样子

  雄安“地上银河”首当入镜

  雄安建设夜景。来源:中新视频

  雏形初显

  一座雄安,三座“城”

  在雄安

  有个热门“网红打卡地”

  ——“雄安之眼”

  夜色下的它,生动灵气

  宛若一只眼睛

  仅看外表,很难想象

  它就是雄安“云”上之城的智慧大脑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作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雄安瞄准“未来之城”

  首次实现

  地上、地下、云上

  三座“城”

  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生长

  并初具规模

  如果“时间”有样子

  三座“城”就是雄安最盛大的模样!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刘光昱 摄

  第一座:地上之城

  从“千年大计”到“跃然纸上”

  雄安在白洋淀畔拔节生长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承接疏解起势良好

  新区对每一个疏解项目

  明确一个团队、制定一套方案

  坚持一跟到底

  雄安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形成。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雄安建设者。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截至目前

  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机构近300家

  一批批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

  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陆续迁移至此

  今年夏天

  多国政党代表走进雄安

  感受现代化城市的“雄安样板”

  首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央企总部竣工交付。官方供图

  2023年航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刘光昱 摄

  第二座:地下之城

  埋藏在地下的未来之城“大动脉”

  ——城市综合管廊

  采用三层四舱结构

  让“大城市病”不见踪影

  最上面是物流通道层

  通行无人驾驶车、物流货运系统

  中间层用来

  人员疏散和通风设备安装

  最下面则是四个不同功能的管线舱

  可满足未来城市

  能源、电力、通讯、供水传输需求

  是雄安规划和理念之新的重要体现

  雄安地下的智能化场景。董鹏 摄

  第三座:“云”上之城

  超过200亿条城市运行数据

  汇聚一起

  中国城市建设史上首次全域实现

  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

  现实城市中的

  每一栋建筑、每一杆路灯

  甚至每一道钢梁

  都在数字城市中一一对应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来源:中新视频

  “雄安之眼”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

  雄安数字孪生城市

  “之脑”“之眼”“之芯”

  雄安绿色低碳建筑新标杆

  它代表雄安新区建设

  始终贯穿“无废城市”发展新理念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刘光昱 摄

  尽显环保理念的

  还有一座“会发电”的火车站

  从一座站,读懂一座城

  雄安站

  雄安开工建设的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

  车站设置“智能大脑”

  可从容实现

  旅客服务、调度指挥、机电控制一体化

  未来这里将是

  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新枢纽

  高空俯瞰雄安站。来源:中新视频

  生态之城

  以“绿”为“笔”擘画雄安

  来到雄安

  冲击你视觉的绝对是

  “先植绿、后建城”的生态画卷

  蓝绿交织下

  中国最大的城市郊野公园

  ——雄安郊野公园,气势磅礴

  航拍雄安郊野公园秋景。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让人犹如置身北方的“江南”

  ——悦容公园,意境十足

  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夜景。刘光昱 摄

  累计造林47.8万亩

  绿化面积达73.8万亩

  每棵树木均有专属“身份证”

  ——“千年秀林”,日渐繁茂

  雄安“千年秀林”,城在“绿”中。刘光昱 摄

  再嵌上一颗

  “华北明珠”白洋淀

  俨然走进一座绿色生态之城

  广袤浩荡的白洋淀。刘光昱 摄

  白洋淀木栈道。耿辉 摄

  从青头潜鸭,“看见”白洋淀

  水中无倒影,青头不落脚

  青头潜鸭

  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检验师”

  见证着白洋淀生态之变

  如今

  此间野生鸟类增加到286种

  较新区设立前新增80种

  再现“荷塘苇海、候鸟天堂”胜景

  青头潜鸭在白洋淀水面飞过。张学农 摄

  2023年7月,白洋淀青头潜鸭“遛娃”。张学农 摄

  提起白洋淀

  它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

  143个淀泊星罗棋布

  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

  它还有别的名字

  “华北明珠”“华北之肾”

  雄安白洋淀风光。刘光昱 摄

  白洋淀风光。刘光昱 摄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

  你看,春夏秋冬

  这里热闹极了

  春回白洋淀

  碧波万顷、柳绿桃红、万鸟嬉戏

  这里是水乡盛景

  白洋淀水鸟成群。张学农 摄

  白洋淀上鸟和荷花相偎伫立。赵克俭 摄

  夏日白洋淀

  乘船穿梭于淀泊间

  大片大片芦苇荡在眼前展现

  风吹过

  群鸟飞掠芦苇荡,满淀荷花争绽放

  白洋淀风景。来源:中新视频

  秋日的白洋淀

  重头戏来了

  作为北方最大的莲藕产地之一

  挖藕人隆重登场

  这里的藕日照充足,鲜嫩甘甜

  是舌尖上的雄安一道美食特产

  白洋淀挖藕人。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白洋淀放鹰人。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冬日的白洋淀,你见过吗?

  一望无际的芦苇

  幻化成诗意的金黄色

  好似等待丰收的庄稼

  冬日的白洋淀风光。刘光昱 摄

  白洋淀芦苇。来源:中新视频

  织席、打箔、编篓

  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古老手艺

  拥有着七十二般变化

  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

  更是堪称一绝

  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

  随着雄安新区设立

  芦苇画以环保、自然的朴素理念

  走出家门,走向世界

  白洋淀芦苇画。来源:中新视频

  行走雄安

  “未来之城” 未来已来

  在雄安

  喝一杯由机器人冲泡的定制咖啡

  已屡见不鲜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

  AI家居、智慧医疗、无人驾驶

  智能巡检、智慧消防、智控能耗

  多场景创新科技将在雄安逐步落地

  未来的雄安

  处处有场景,景景有创新

  工作人员用快递智能派送车派件。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雄安无人农场技术应用大赛现场。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雄安·中交未来科创城服务中心。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处圈个重点

  2023年11月起

  雄安人有了专属“身份识别”

  这里的行政区划代码正式用于

  户籍管理工作

  从此——“133100”

  代表着雄安人的身份证!

  新生儿父亲展示雄安户口页。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雄安

  这座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之城”

  也是宜居之城

  5分钟到幼儿园

  10分钟到小学

  15分钟到中学

  “15分钟生活圈”随处可见

  就近满足居民

  上学、购物、就医、健身、娱乐

  用老百姓的话说

  能过小日子,才是好日子!

  雄安“萌娃”过中秋。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你看

  三百米进公园,一公里进林带

  三公里进森林,处处是游园

  为雄安居民带来慢生活体验

  雄安孩子在“XIN空间”阅读。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而此间

  从牙牙学语到坐进学堂

  一群雄安小少年

  在朝阳中迎来他们新的一天

  如果“时间”有样子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

  “拔节生长”与“慢慢成长”

  已然绘就出雄安最美的模样!

  作者:裴国荣 韩冰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