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一份份“民意工单”,变成“满意清单”

2024-09-06 15:26:15  来源:河北法治网

  一份份“民意工单”,变成“满意清单”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打造智慧警务新模式

  河北法治报记者 鲍娜军

  上班时间没法请假补办身份证,下班又太晚了。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王先生因为办证时间问题很苦恼,好在他按照公众号“警民直通车”提示,找到“局长信箱”栏,认真留下诉求。

  很快,这份载着群众呼声的“民意工单”,第一时间被推送至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和平西路派出所。派出所户籍民警主动跟王先生联系,告诉他分局户政有“延时办”“预约办”“警务寄存柜”等业务,可以在他方便的时候进行办理。明白办理流程后,王先生不禁感慨:“原来有这么多途径,真的是便民更利民。”

  “民意工单”

  24小时在线接“单”

  载着王先生诉求的这份“民意工单”,能在短时间变成“满意清单”,得益于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搭建的全域、全控的民意智感平台。

  “如何更快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马海旺介绍,分局开启民意“接收器”,用科技连通民意,找准群众实实在在的需求点。

  今年以来,新华分局紧抓出警速度、民警态度、安全生活的深度与尺度等关键词,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整合分属各部的群众热线、局长信箱等群众沟通渠道,搭建“赋智源”大数据平台,研发民意智感平台、警民直通车公众号两大系统,在智慧警务中全域高效感知民情民意。

  在民意智感平台,“民意工单”全面接收群众反映的问题。其背后,是一个话务中心在全天24小时接“单”,是一支民意搜集队在全面汇总群众求助、投诉举报等方面的民意信息。

  平台收集到的民意诉求,以“民意工单”形式逐级推送至警种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警种部门结合业务职责对基层单位予以指导。民意诉求处置完毕后,“民意工单”将逐级审核反馈形成“民意档案”,同步记录文字、照片、音视频、群众评价等信息,对典型素材进行标签化处理,进行智能复盘,力争把每一份“民意工单”变成“满意清单”。

  “扫码评警”

  群众是真正的点评员

  执法是否规范,服务是否到位?“围绕‘民意工单’,我们工作端口前移,让群众成为真正的点评员!”新华分局政治部主任张兵海介绍,为畅通群众对出警速度、民警态度等焦点问题的直接反馈,该分局搭建“扫码评警平台”,为全体警员配置“一警一码”个人二维码。群众在前台登录“警民直通车”,扫码直接点评,分局根据后台推送,即刻查找整改。

  7月18日,外地游客小张在湾里庙步行街购物时遗落装有证件的手包,实在想不起遗落的时间和地点。正在附近巡逻的市场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最终帮小张在一店铺内找到遗失的手包。小张感谢之余,发现民警胸前佩戴的二维码,于是扫码留下了这样一段话:“群众参与监督,安全感、满意度高了;民警接受社会监督,工作质效更强了!”

  据介绍,“扫码评警平台”在推动规范执法过程中,还开通了“巡逻打卡”功能,梳理汇总重点部位、社区警务室点位、案件高发部位,推进民警“巡逻打卡”下社区、进场所巡逻防控。“巡逻打卡”日志同步反馈回分局,实现对辖区有效巡控警力和巡逻记录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将巡控警力推向街面、巡区。

  “聚光灯”下,规范执法已成日常。截至目前,新华区已累计有12万名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民警执法服务进行评价,满意率达95%以上;警情规范处置率和案件规范处理率均达100%。

  聚焦群众关注

  大数据研判助力全域治理

  新华分局在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的同时,更是聚焦社会面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他们以“赋智源”大数据平台为支撑,24小时服务群众,全方位关注110接警,全程盯办警单签收、到场、处置、反馈各环节。遇到特殊警情,民警们在分局整体调度、联动下,为群众纾困解难,提醒群众安全防范。

  “新学年开学在即,刚迈进大学的新生和返校的学生、家长都要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注意出行安全……经分析认为,辖区内高校众多,相关派出所可入校宣传,与学校加强沟通!”类似重点时段、重要警情的分析会,会不定期及时召开。民警们定期对季节性、阶段性突出违法犯罪分析研判,为辖区打防管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编辑:荣洁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